Page 70 - 2025年第56卷第2期
P. 70
排水试验主要为单次排水和连续排水两种形式,试验开始前暗管阀门关闭,地下水位线水平,观
测期间开启暗管控制阀,暗管进行自由排水,测量过程中无灌溉或降雨。2020年 7月 15日开始单次
排水观测,记为 T1试验,观测时间截止到暗管出流后 429min;2020年 7月 23日进行连续排水试验,
记为 T2试验,观测时间截止到暗管出流后 1669min,暗管排水量取 3根暗管排水量的平均值。T1、
T2试验的初始地下水埋深分别为 0.48和 0.20m。排水前在试验区内不同位置取土,通过环刀法测得
3
3
3
土壤容重为 1.45g?cm ,测得饱和含水量和残余含水量分别为 0.44和 0.05cm ?cm ,采用双环试验进
行原位土渗透系数测量,试验区土壤平均渗透系数为 0.82m?d。
4.2 模型模拟设置与率定验证
4.2.1 数值模型设置 基于田间试验构建 HYDRUS模型,采用 VG模型描述土壤水力特征参数 [25] ,
模型上边界设定为大气边界,下边界及侧边界为零通量边界,暗管为渗流边界(图 7)。模型中所需的
通过室内试验测得,VG模型的形状参数 n及经验参
土壤渗透系数 K、饱和含水率 θ s 及残余含水率 θ r
s
数 α的确定则通过率定验证得到。将试验 T1作为率定期,试验 T2作为验证期,基于室内试验测量结
果,通过率定验证得到土壤水力特征参数。验证公式合理性的工况中设置 3个模拟方案,分别记为
S1—S3(见表 1),模型初始条件都为饱和土壤,柱体砂滤料均设置于暗管中间。在间断式改进暗排控
制范围边缘( C - C′)、柱体砂滤料边缘(G - G′)、暗管正上方(I - I′)设置观测线,分别用以测量暗管控
制范围的地下水位、地下水在柱体砂滤料中降深、暗管正上方悬挂水头及作用水头的变化。
表 1 模型尺寸设置 单位:m
柱体砂滤料设置
方案 暗管埋深 d 暗管间距 L 暗管长度 W
平行暗管长度 b 垂直暗管长度 a 高度 S
S1 0.8 20 30 1 1 1
S2 1.2 20 30 1 1 1.5
S3 1.2 20 15 1 1 1.5
图 7 HYDRUS模型示意图
4.2.2 模型率定验证 率定验证得到土壤及滤料的水力特征参数见表 2。以率定期 T1和验证期 T2的
2
两组试验累积排水量作为特征值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决定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和
2
绝对平均误差(MAE)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水分运移精度评价,其中 R越接近 1、RMSE和 MAE越
接近 0,表明模型的模拟精度越高 [26] 。各指标计算方法见文献[27]。
图 8给出了暗管累积排水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
2
3
变化趋势一致性较高。率定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 R为 0.99,RMSE与 MAE均在 0.22m 以下;验证期
— 2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