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102
表 3 不同优化方法得到的通风方案设计参数及优化目标值
3
工作井风量?(m ?s) 优化目标
优化方法 计算时间?s
v?(m?s) 3
Q 1 Q 2 Q 3 Q 4 Q 5 Q 6 Q 7 Q 8 Q 9 珋 λ C?(mg?m ) E?(元?h)
ISCSO - FL 80.6 50.2 60.8 47.8 44.9 36.2 52.2 38.6 57.4 0.85 0.31 9.52 240.07 220
v
ISCSO - 珋 36.2 78.1 84.8 76.1 79.7 77.7 62.7 47.0 76.8 1.00 0.32 17.23 317.21 206
ISCSO - λ 83.9 76.0 79.5 75.5 81.9 69.1 74.5 70.4 81.8 1.17 0.10 5.23 354.85 206
ISCSO - C 92.8 94.5 92.4 72.5 93.3 63.4 93.7 93.1 93.0 1.25 0.29 4.87 404.06 206
ISCSO - E 32.0 32.0 32.0 32.0 32.0 32.0 32.0 32.0 32.0 0.70 0.57 21.34 147.35 205
MOSCSO 54.0 50.2 74.6 93.3 65.6 32.3 65.1 83.5 85.4 1.00 0.37 11.93 309.43 689
v、
针对单一目标的 ISCSO优化方案(ISCSO - 珋 ISCSO - λ 、ISCSO - C和 ISCSO - E)在各自的优化目标
v最优为目标时,所得方案的 λ为 0.32,
上均取得了最优结果,但是降低了对其他目标的优化效果。当以 珋
v高达 1.17m?s,除
导致隧洞部分分段的风速超过 1.20m?s,并且 C相对较高;当以 λ最优为目标时, 珋
v高达 1.25m?s,
了造成部分分段风速超过 1.20m?s之外,还引起了 E的大幅上涨;当以 C最优为目标时,珋
3
不仅对检修人员造成失温威胁,而且使 E大幅提高;当以 E最优为目标时,C达到 21.34mg?m ,同
v仅有 0.70m?s,λ高达 0.57,导致部分分段风速过低,难以保证通风安全。ISCSO - FL多目标优化
时 珋
v、λ 、C以及 E的优化更加均衡,而且二者计算时间的差
方法与单目标 ISCSO优化方法相比,不仅对 珋
异可以忽略不计。
v、λ 、C和 E分别降低了 15.0%、16.2%、
此外,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与 MOSCSO算法相比,珋
20.2%和 22.4%,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对于 λ 、C和 E有较大改善;进一步对比表 4中展示的两
种方法的隧洞内部风速分布情况可知,MOSCSO算法得到的最优方案在第④、⑤、⑥、⑧、⑨、⑩洞
段内部的风速不在[0.5,1.2]m?s的适宜范围内,导致检修人员热舒适感较差,为检修安全带来风险;
ISCSO - FL方法得到最优方案的隧洞内部风速均处于[0.5,1.2]m?s范围内,可以满足检修通风安全需
求。此外,由表 3可知,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的计算时间仅有 220s,远小于 MOSCSO算法的
689s,优化效率提高了 68.1%。因此,与其他方法相比,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高效地得到
兼顾通风效果与通风成本的检修通风最优设计方案。
表 4 不同多目标优化方法通风方案的隧洞分段风速分布对比
隧洞分段风速?(m?s)
优化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ISCSO - FL 1.14 1.11 1.09 1.06 0.68 0.54 0.56 0.61 0.57 1.13
MOSCSO 0.83 0.74 0.67 1.42 1.39 0.45 0.53 1.37 1.28 1.31
6 结论
本文以检修期存在淡水壳菜腐烂影响的长距离输水隧洞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检修通风方案的多目
标均衡优化问题,提出了 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并且通过性能测试和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
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主要结论如下:
( 1)结合模糊隶属度函数对不同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进行域变换,构建基于 FL的多目标优化数学
模型,进而采用 Tent混沌映射和最优邻域扰动策略改进 SCSO算法用于模型求解,实现了通风效果与
通风成本的高效均衡优化。
(2)采用 4种测试函数从解的质量、解的鲁棒性和计算复杂度三个方面开展性能测试,对比了
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与基于 PO准则的 MOPSO算法和 NSGA - Ⅲ算法的优化性能。ISCSO - FL多
目标优化方法在各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验证了本文方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优越性。
4
—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