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101
到多目标均衡优化的检修通风设计方案。
v、
将优化方案和初始方案对应的 珋 λ 、C以及 E
的优化目标值和优化目标隶属度值列入表 2进行对
v
比。前者的 E比后者降低了 21.9%,优化方案的 珋
仅比初始方案降低了 0.07m?s,并且 λ和 C均有小
3
幅度提升,分别增加了 0.17和 0.36mg?m 。此外,
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化目标隶属度值可知,初始
方案更侧重于改善通风效果,导致通风成本隶属度
值过低;优化方案中 4项指标的隶属度值分布相较
初始方案更加均衡。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工作井
风量取值和隧洞内部风速分布分别如图 8和图 9所
图 7 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的适应度和优化目标
#
#
示。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相比,4—9工作井的风
隶属度迭代曲线
机风量连续降低,导致优化方案中⑤—⑨隧洞分段
#
#
#
#
#
内部整体风速明显低于初始方案;进一步,对比优化方案的各工作井风量可知,1、2、3、7和 9
3
#
#
工作井内风机风量较大,均超过 50m ?s,因此优化方案中的①—④隧洞分段内部风速较大;4、5、
3
#
#
6和 8工作井内风机风量较小,均低于 50m ?s,因此优化方案中⑤—⑨隧洞分段的风速水平明显低于
其他隧洞分段。优化方案的各隧洞分段风速均在[0.5,1.2]m?s范围内,可以为检修人员提供充足的
新鲜空气并保证检修人员的热舒适性,优化方案能够满足检修期的通风安全需求。综合考虑长距离输
水隧洞检修通风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 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的通风设计方案相比于初始
方案,减少了通风效果冗余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通风成本,整体上更加经济合理,实现了对通风效果和
通风成本的均衡优化。
表 2 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优化目标值和目标隶属度值对比
3
优化目标 平均风速 珋 风速不均匀系数 λ 有害气体浓度峰值 C?(mg?m ) 通风成本 E?(元?h)
v?(m?s)
优化目标隶属度值 0.698 0.688 0.683 0.685
优化方案
优化目标值 0.85 0.31 9.52 240.07
优化目标隶属度值 0.840 0.860 0.695 0.456
初始方案
优化目标值 0.92 0.14 9.16 307.50
图 8 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工作井风量取值 图 9 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隧洞内部风速分布
5.3 对比与讨论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分别采用 ISCSO - FL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单一目标
的 ISCSO算法以及基于 PO准则的 MOSCSO算法对检修通风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如表 3所示。
— 3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