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131
单线锚固和双线锚固溢流试验,得到不同流量下水位与频率、振幅及振速间的关系。
结合充气及充水式橡胶坝优点,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上层坝袋充气、下层坝袋充水的水 - 气充灌式
双层橡胶坝,既保证了坝体稳定性又尽可能地提高了挡水能力。本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水 - 气充
灌式双层橡胶坝力学模型,通过大比尺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文中分析了上游水位、充气压力、压力水
头、锚固间距及坝袋周长比等因素对橡胶坝受力变形及张拉力的影响,揭示了坝袋间协同挡水机理,
确定了摩擦作用对张拉力的影响。对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水 - 气充灌式双层橡胶坝设计计算
图表,旨在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 数值模型
2.1 建模过程 坝袋厚度与曲率半径、宽度等相比较小,按照壳体薄膜理论计算坝袋内力。通常橡胶
坝轴线甚长,原则上不受限制。由此从忽略坝袋自重和平面应变两个基本假设出发,基于有限差分法
2D
( FLAC )建立了双层橡胶坝计算模型。根据上游水位、充气压力及压力水头,通过反向加载方式模拟
橡胶坝内外荷载,得到坝袋受力变形特征及静力学响应。
水- 气充灌式双层橡胶坝在内外荷 载 作用 下的
截面形状及参数见图 1。L、L分别为上、下层坝袋
1 2
截面周长;H 、H 分别为上游水位和极限水位;p
i1
cr
u
为上层 坝 袋 充 气 压 力; H 为 下 层 坝 袋 压 力 水 头;
i2
H、B、b分别为坝高、坝宽和接地宽度;A、A分
1 1 2
别为上、下 层 坝 袋截 面 积;D 为坝 袋间 锚固间 距,
L)、
u
上述归一化参数分别为 H ?L、H ?L、p?( γ w 1
1
i1
cr
1
2
2
H ?L、 H ?L、 B?L、 b?L、 D?L、 A?L、 A?L,
i2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为水的重度;上、下层坝袋归一化张拉力分别为
γ w
图 1 水- 气充灌式双层橡胶坝参数
2 2
T?( γ w 1 2 L)。
1
L)、T?( γ w 1
水- 气充灌式双层橡胶坝力学模型见图 2,几何模型为地基和上、下层坝袋;荷载为上层坝袋充气
压力、下层坝袋压力水头和上游静水荷载。为便于归一化,参数分析时上层坝袋周长 L= 1.0m ,下层
1
坝袋周长 L根据 L?L取不同值,考虑到计算精度和速度,上、下层坝袋梁单元数量均为 100个。梁
2 2 1
单元结点采用 Pin连接,荷载作用下梁单元可自由运动直至系统达到静力平衡状态。锚固点处坝袋的
运动采用 Fix命令加以限制。
图 2 数值模型
为模拟坝袋 内、外 荷 载,需 要 将 分 布 荷 载 等 效 转 化 为 梁 单 元 结 点 上 的 集 中 荷 载。程 序 中 采 用
whilestepping命令实现每个时步下不断更新结点位置和受力状态。以上层坝袋水下部分为例分析力的
等效转化过程,首先以结点相邻单元的 1?2长度作为转换范围,根据上游静水荷载及充气压力得到相
邻单元的分布荷载,见式( 1)(2);根据三角几何关系及梁单元与 x轴夹角得到结点处水平和竖直向集
中力,见式( 3)(4)。将荷载转换控制方程编入有限差分程序中,通过循环计算得到坝袋所有结点在每
— 8 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