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132
个时步受到的荷载直至系统达到静力平衡状态。 表 1 模型参数
[H - 0 .5(y + (y + y)?2)] (1)
p = p- γ w 计算参数 数值
n1 i1 u i i - 1 i
[H - 0 .5(y + (y + y )?2)] (2)
3
i1
p = p- γ w u i i i + 1 地基密度 ρ s ?(kg?m ) 1600
n2
(3) 2
p = 0 .5lp sin θ i - 1 + 0 .5lp sin θ i 地基剪切模量 G s ?(N?m ) 7.7 × 10 7
nx
1 n1
1 n2
) (4)
ny 1 n1 1 n2 地基体积模量 K?(N?m ) 1.6 × 10
p =- (0.5lp cos θ i - 1 + 0 .5lp cos θ i 2 8
为单元 i与 x轴正向夹角;p 、p 为任意结点相邻单元
式中:θ i n1 n2 法向接触刚度 K n ?(N?m) 1 × 10 8
受到的均布荷载;p 、p 为结点处水平与竖直向集中力;l为梁 切向接触刚度 K s ?(N?m) 5 × 10 7
ny
nx
1
单元长度。
坝袋间摩擦系数 f 0.25
1
2.2 模型参数 采用各向同性本构模型模拟地基,采用 Beam单
坝袋与地基间摩擦系数 f 0.30
2
元模拟坝袋。地基参数有地基密度、剪切及体积模量、法向及切
2
梁单元弹性模量 E?(N?m ) 2.5 × 10 5
向接触刚度等。实际工程中采用现浇方式浇筑底板、岸墙、锚固
梁单元惯性矩 I?m 4 1.042 × 10 - 14
槽及预埋锚固螺栓,数值模拟中假设地基为刚性。Beam 单元参
梁单元数量 100
数有弹性模量、密度、惯性矩及截面面积等。Beam 单元弹性模
梁单元截面积 A?m 2 2 × 10 - 4
量足够大,忽略伸长率影响。Beam 单元与地基接触面抗拉及胶
3
梁单元密度 ρ ?(kg?m ) 1.1 × 10 3
结强度均为零,使得梁单元在地基上能自由滑动和分离。模型参
数还包括坝袋间及坝袋与地基间摩擦系数。模型参数取值见表 1,参考了 Huong等 [25 - 26] 、Kim等 [27 - 28]
采用 FLAC模拟刚性地基上土工管袋在抗洪抢险中的应用。
3 模型试验
开展了大比尺模型试验,试验装置由试验槽、上层坝袋、下层坝袋以及监测、采集、充排及控制
系统等组成。模型试验整体布置见图 3。模型槽长宽高分别为 9.0m × 2.8m × 1.8m,基础底板共设置 5
排锚固线,间距均为 18cm。根据试验槽尺寸,上层坝袋周长为 3m,下层坝袋周长为 2.1~3.9m。坝
袋采用厚度 0.6mm的 PVC膜,纬向及经向抗拉强度分别为 41.8和 24.8kN?m。坝袋纵向及边缘两端
均折叠成 4cm 宽,采用螺栓压板方式固定,坝袋两端以 60°向下游侧锚固在岸墙上。
图 3 试验装置示意
3
采用直径 7.5cm、流量 21.8m ?h、扬程 38m的离心泵对下层坝袋充水及施加上游水位。采用转速
3
930转?min,容量 0.6m ?min的高功率空气压缩机对上层坝袋充气。采用溢流管和测压管控制下层坝袋压
力水头,采用高精度数显气压表和排气阀控制上层坝袋充气压力。设计工况时,采用精度 0.1mm,涉水
深度 2.0m 的防水型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坝袋截面形状。同时采用 2mm 厚的 KYOWA防水型应变片
— 8 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