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6期
P. 9

表 1  勾股模糊语言变量与勾股模糊数、韧性等级的对应关系
                            语言变量                         勾股模糊数                         韧性等级
                             非常高                         p 1(0.85,0.15)                非常强 G 1
                               高                         p 2(0.75,0.25)                  强 G 2
                               中                         p 3(0.55,0.45)                 一般 G 3
                               低                         p 4(0.35,0.65)                  弱 G 4
                             非常低                         p 5(0.15,0.85)                非常弱 G 5
                   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指标值,利用可变集方法计算关于 5 个等级的相对隶属度;若研究对象 o 关
                                                                                                        i
                                               o
                                                         o
               于 各 个 指 标 c 的 相 对 隶 属 度 为 μ ( )和 μ     jh + 1 ( ), 则 其 o 关 于 指 标 c 的 勾 股 模 糊 隶 属 度 期 望 值 为
                           j
                                                                               j
                                             jh
                                                          i
                                                                    i
                                                i
                                 o
                      o
               p = μ ( ) p + μ  jh + 1 ( ) p  h + 1 ,记作 p =< u ,v > 。
                          h
                                               ij
                    jh
                ij
                                                        ij
                                  i
                                                    ij
                       i
                   步骤 2。基于 PF 熵和散度确定权重。设各指标的权重为ω ,ω ,…,ω ,且满足条件 0≤ω ≤1,
                                                                       1   1        n                 j
                  n
               且 å  ω = 1。基于 PF 熵式(3)和 PF 散度式(5)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                [26] 如下:
                     j
                 j = 1
                                          m      m                      ù
                                            é 1           tj (          ú ) )
                                                   ξ
                                         å ê m - 1 å ( p ,p  ) + 1 - ζ ( p ij
                                                      ij
                                    ω =  n i = 1ë  t = 1 m              û  ,j = 1,2,,n               (12)
                                     j
                                           m
                                                             ) + 1 - ζ ( p
                                                    ξ
                                        åå ê é 1  å ( p ,p  tj (       ij  ù ú ) )
                                                        ij
                                        j = 1i = 1ë m - 1  t = 1         û
                   步骤 3。 确定正负理想点。比较所有研究对象 o ,o ,…,o 关于同一指标c ( j = 1,2,,n                               )的
                                                              1   2      m              j
                                                           )
                                                                                           +
               勾 股 模 糊 数 值 p =< u ,v > (i = 1,2,,m , 确 定 指 标 c 下 的 最 优 值 p = max{ < u ,v                ij }
                                         ij
                                     ij
                                                                            j
                                ij
                                                                                                     ij
                                                                                           j
                              )
                                                                         )
                                           -
               ( j = 1,2,,n 和 最 劣 值 p = min{ < u ,v    ij }( j = 1,2,,n , 进 而 得 到 正 理 想 指 标 值 向 量
                                                    ij
                                          j
                                  }
                                                                         }
                                                       -
                                  +
                                                            -
                                                                -
                                                                        -
                         +
                     +
                +
               p ={ p ,p ,,p 和负理想指标值向量 p = { p ,p ,,p 。
                     1   2       n                          1   2       n
                   步骤 4。计算利益比率。计算每个评价对象 o(i=1,2,…,m)的最大群体效益值 S 、最小个体遗
                                                                                              i
                                                           i
               憾值 I 和利益比率值 Q ,如下:
                    i
                                   i
                                                                     +
                                                             n   ξ( p ,p ij )
                                                                     j
                                                    S = L 1,i å ω j                                   (13)
                                                           =
                                                     i
                                                                     +
                                                             j = 1  ξ( p ,p j - )
                                                                     j
                                                               æ   ξ( p ,p  )  ö
                                                                      +
                                                  I = L ∞,i  = max  ç ç  ω j  j +  ij - ) ÷ ÷ ÷ ÷     (14)
                                                  i
                                                          1 ≤ j ≤ n ç ç
                                                               è   ξ( p ,p j  ø
                                                                      j
                                                      ( S - S  - )   ( I - I  - )
                                                        i
                                                                       i
                                                Q = τ         + (1 - τ )                              (15)
                                                  i
                                                        +
                                                                       +
                                                      ( S - S  - )   ( I - I  - )
                       +        -        +        -
               其中, S =maxS ,S =minS ,I =maxI ,I =minI ,τ ∈[0,1    ]为决策系数。
                                      i
                                               i
                                                        i
                             i
                   步骤 5。韧性水平排序。令 R =1-Q ,称为韧性排序值,则有:R 越大,韧性水平越高。
                                                                             i
                                             i
                                                  i
                   步骤 6。调控指标挖掘。针对指标 c ( j = 1,2,,n) 分别重复步骤 4—5。对象 o (i = 1,2,,m                         )
                                                  j
                                                                                          i
               的 排 序 值 记 为 R 。 设 定 阈 值 θ,进 行 异 常 检 测 。 若 R < θ,则 o 在 c 下 被 判 定 为“ 劣 ”, 否 则 为
                                                                                j
                                                                           i
                                                                  ij
                              ij
                                                                   ë
              “优”。在指标 c 下,若研究对象被判定为“劣”的个数 t ≥ m 2 ,则 c 异常,为重点调控指标。
                                                                       û
                             j
                                                                              j
                   本文构建的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流程图,见图 1。
               4  实例分析
               4.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东起上海,西到云南,幅员辽
               阔,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 11 个省市,面
                                                                                               — 637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