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6期
P. 13

表 6  长江经济带 2008—2017 年水资源韧性结果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S   0.283   0.282  0.305   0.251  0.187   0.162  0.134  0.115   0.135  0.137
                    韧性      I   0.054   0.050  0.054   0.060  0.023   0.022  0.022  0.021   0.039  0.040
                            R   0.135   0.183  0.069   0.143  0.786   0.869  0.940  1.000   0.719  0.694
                            S   0.061   0.082  0.111   0.105  0.055   0.042  0.039  0.034   0.042  0.035
                   抵抗性      I   0.014   0.028  0.054   0.060  0.015   0.018  0.013  0.011   0.017  0.014
                            R   0.793   0.508  0.054   0.041  0.824   0.876  0.955  1.000   0.889  0.967
                            S   0.122   0.124  0.111   0.097  0.080   0.071  0.050  0.043   0.037  0.040
                   恢复性      I   0.054   0.050  0.042   0.025  0.023   0.022  0.022  0.021   0.020  0.022
                            R   0.011   0.050  0.250   0.586  0.708   0.779  0.896  0.945   1.000  0.948
                            S   0.100   0.076  0.084   0.049  0.053   0.049  0.046  0.037   0.056  0.062
                   适应性      I   0.035   0.025  0.029   0.021  0.016   0.018  0.022  0.020   0.039  0.040
                            R   0.118   0.506  0.371   0.805  0.877   0.867  0.815  0.921   0.384  0.306







                         R











                                          图 2  长江经济带 2008—2017 年水资源系统韧性趋势
                   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东段(上海、江苏、浙江)、中段(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西段(重庆、
               四川、云南、贵州),并从水资源系统韧性及抵抗性、恢复性和适应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区域之间的横
               向对比,以期发现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的水资源韧性优势与短板。具体见图 4。
                   根据图 4(a),长江经济带 2008—2017 年的水资源系统韧性呈上升趋势;中西段韧性水平持续提
               升;东段相对稳定,无明显改善,且 2013 年以来,自身优势减弱,被中、西段超越。由图 4(b)(c)
              (d)可以发现,东段的抵抗性明显弱于中、西两段;东、中、西三段的恢复性均为逐年提升的态势;
               适应性方面,东段区域近年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西段区域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较为丰富,应进一步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系统韧性;中段湖泊湿地众多,肩负着重要的调水功能,应加强协调江湖关
               系,保护水生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沿江产业发展,确保长江中游水资源系统韧性的稳步提
               升。东段区域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产业同构化问题突出,水资源系统面临
               着巨大的压力,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为精准挖掘韧性的重点调控指标,以 2017 年研究单元,对 18 项指标分别进行排序,进而对折衷
               韧性排序值进行异常检测(设 θ = 0.5),挖掘主要调控指标。统计发现,在 11 个省级行政区各指标的
               排序值中,“小于 0.5”出现 5 次以上的指标共有 6 个,即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量、环
               境治理投资、财政收入增率和科技研发投入。在这些指标上,长江经济带各省级行政区之间悬殊较
               大且低水平地区相对较多,因此这 6 项指标是总体韧性水平的主要扰动因子。具体见图 5。
                   由图 5 可知,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工业用水量较大,同时江苏、湖南和四川等省份的农业
               用水量较大,因此就产业结构而言,建议对江苏、江西、安徽等工业用水量大地区的旧动能、落后

                                                                                               — 64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