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115

图 2  崇祯大旱核心区域各省不同水利工程条件下缺水状况

               农作物播种期或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基本用水需求。结合《全国抗旱规划》要求,考虑用水对象的重要
               性以及承受干旱缺水的能力,确定特大干旱情形下用水压缩方案如下:当总缺水率<20%,且缺水量
               占农业需水量比例<50%情况下,压减水量全部由农业用水考虑;当 20%<总缺水率<40%,农业按照
               农业需水量的 40%压减,生态按照生态需水量的 20%压缩,剩余部分分别按照工业、服务业、生活
               占 60%、30%、10%压减;当 40%<总缺水率<60%,农业按照农业需水量的 60%压减,生态按照生态
               需水量的 40%压缩,剩余部分分别按照工业、服务业、生活占 70%、20%、10%压减;当总缺水率>
               60%,农业按照农业需水量的 80%压减,生态按照生态需水量的 60%压缩,剩余部分分别按照工业、
               服务业、生活占 80%、10%、10%压减。
                   在上述用水压缩方案下,一旦发生类似崇祯大旱,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核心区域 9 省市多年平
               均粮食减产量为 7263.6 万 t,多年平均减产率接近 3 成。在特大干旱第 1 年,粮食减产率为 11.2%,但
               随着高强度干旱连年持续,粮食减产率逐年增加,到特大干旱第 5 年达到峰值,减产量达到 10 270.6
               万 t,相当于 2000 年全国大旱因旱粮食减产 6000 万 t 的 1.7 倍,减产率接近 4 成。倘若不考虑水利工程
               调蓄作用,崇祯大旱核心区域 9 省市多年平均粮食减产量为 10843.2 万 t,多年平均减产率超过 4 成。
               崇祯大旱核心区域不同水利工程条件下粮食减产状况如表 4 所示。
                   受现状产业结构布局影响,一旦崇祯大旱重演,各地因旱粮食减产情况也存在明显区域特征,
               如图 3 所示。在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河南省因旱粮食减产量占总减产量的比例最高,为 25.1%,其
               次是山东、河北。倘若不考虑水利工程调蓄作用,河南省因旱粮食减产量占总减产量的比例将达到


                                                                                               — 869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