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62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概化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定义两种成分的物理机制均不够清晰,例
               如分解合成法原理述及的“水文序列的确定性成分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并不排除气候因素(如
               气候转型期)和下垫面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的影响”与“随机性成分则主要受气候、地质等因素
               的影响,其变化规律需要一个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改变”,其中气候转型期以及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
               才能改变的气候因素无法清晰界定,更不能明确表达,因此确定性成分的拟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
               性,由实测资料推求出的随机性成分为实测资料与确定性成分之差,就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二
                                                                              [44]
               是该方法假定水文序列 X 的各个成分满足线性叠加特性(即叠加模型) 。因此,根据上文叠加模型
                                      t
               与乘积模型的对比分析,分解合成法构建的“相对一致”性序列仅能实现均值一致,而方差非一致的
               现象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成为了叠加模型无法描述序列的二阶矩变化的例证。
                   相比之下,溯源重构法认为水文变量 Y 的变化是一系列影响因子自身的非一致性变化引起的。这
               些因子的非一致性影响通过它们各自的源函数作用于 Y。如果将全部非一致性变化因子的作用从 Y 序
               列中剔除,则剔除后的序列 RS 就是一致性序列。与分解合成法不同,溯源重构法中的随机成分是指
                                           t
               未被人类认知的次要因子的作用,无需专门率定。同时溯源重构法的基础模型采用乘法模式,更符
               合水文系统的非线性相依特征。溯源重构法的物理含义明确,分析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小。


               5  结论


                   众所周知,任何现象都有其因果关系,以数学术语来说,即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作者认
               为,水文变量 Y 的非一致性变化是由于自变量(影响因子)自身的非一致性变化所引起的。据此提出溯
               源重构法,即从源函数概念出发,依据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物理机理所建立起的统计模型,从因变
               量 Y 序列中剔除非一致性变化的自变量影响,实现非一致性序列 Y 向新的一致性序列 RS 的转化,从
                                                                                               t
                                                                           t
               而可以服务于以一致性序列为基础的分析计算工作。溯源重构法在统计原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水
               文现象的物理成因,在原理上不同于分解合成法和还原或还现法。溯源重构法采用源函数描述影响
               因子 X 作用于 Y 的规律。源函数是一种机理函数,具有时不变的特性。同时溯源重构法的基础模型采
                    i
               用乘积模型,更符合水文系统的非线性相依特征。该方法物理含义明确,分析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小。
                   依据佳芦河流域申家湾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应用溯源重构法实现了非一致性年最大洪峰流量序
               列向一致性的溯源重构序列的转化,结果表明溯源重构法能够有效消除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存在的
               突变及一阶矩的线性或非线性趋势,也能够消除二阶矩的非一致性。与分解合成法相比,该方法的
               目标也是试图获得一致性序列,但分解合成法仅能去除序列一阶矩的线性趋势,无法去除序列非线
               性趋势以及方差的非一致性。相比于时变矩法确定出的时变概率分布,以及直接应用非一致性原序
               列强行估计出的总体分布,溯源重构序列的分布函数更符合原序列极值抽样的统计属性。因此,溯
               源重构法所构成的序列类似于原序列的模数序列,除可以用于水文频率分析外,还可以通过对溯源
               重构序列构建预测模型,实现溯源重构法在水文预测预报领域的应用,并获得不确定性相对较小的
               预报成果。事实上,只要科学合理的表达影响因子 X,例如本文第 3 节中,若佳芦河流域内淤地坝发
               生漫坝或溃坝情形时,只需要对 X,即有效产流面积,进行合理修正,就可以继续沿用重构函数获得
               性质相同的序列,因此溯源重构法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 1 ] 梁忠民,胡义明,王军 . 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的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2011,22(6):126-133 .
                [ 2 ] QIN Y,QUAN Q Z,LI K,et al . Calculation of design flood for regions with no data but influenced by warping
                       dam projects[J].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2015(368):281-286 .
                [ 3 ] 杜涛,熊立华,李帅,等 . 基于风险的非一致性设计洪水及其不确定性研究[J]. 水利学报,2018,49(2):
                       241-253 .

                 — 816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