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100

式中:Q 为闸门自由出流过闸流量,m /s;μ 为过
                                                   3
                                                        0
               闸流量系数,仅与闸前水深和闸门开度有关;E 为                              0.008
               下游闸门开度,m;B为闸门宽度,m;H 为下游闸                             0.007
                                                    0
               前水深,m;g为重力加速度,取9.81 m/s 。                            0.006
                                                    2
                   渠池 A 长 7000 m,假设只有一个分水口,可能                       0.005
               位于x=0、x=0.5L 、x=L 、x=0.5(L+L )或x=L等五处                0.004
                              u
                                    u
                                                u
              (如图 2 所示,x 为分水口距上游闸门的距离,x=0                          总体标准差/m  0.003
               表示分水口位于上游闸后断面,x=L 表示分水口位
                                                                    0.002
               于下游闸前断面)。T=1 h 时分水口发生阶跃取水工
               况,取水流量为 1 m /s,观察 ID 模型预测结果与非                        0.001
                                 3
               恒定流仿真结果的差异。本文非恒定流仿真在“输                               0.000
                                                                                                /
                                                                             0   L u /2  L u  (L u +L)2  L  x
               水渠道系统运行仿真与控制”软件                [21] 上进行,该软                          分水口位置
               件使用普莱斯曼四点差分隐格式对圣维南方程进行                             图3  各分水口处ID模型解和非恒定流解的总体标准差
               求解 。仿真结果如图 3所示。
                   [1]
                   总体标准差值越小,表示模型预测误差越小、预测精度越高。无论分水口位置在哪,ID 模型只
               有一组预测结果,而非恒定流仿真结果与分水口的实际位置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比 ID 预测结果和同
               工况下不同分水口位置的非恒定流仿真结果,计算各分水口位置工况下的总体标准差值,观察 ID 模
               型预测误差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到,对于渠池 A 而言,相较于分水口位于渠池最下游端(即下
               游闸前位置,x=L),ID 模型更适合预测分水口位于均匀流区和回水区交界处(即 x=L )时的水力响应
                                                                                            u
               过程,可将这个位置称为“ID模型最适用的分水口位置”,简称“分水口最适用点”。换言之,ID模型
               关于分水口的基本假定并不合适。此时,ID 模型预测的不是分水口位于渠池下游端时渠池出、入流
               增量与下游水位偏差增量的关系,而应该是分水口位于分水口最适用点时渠池出、入流增量与下游
               水位偏差增量的关系。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到,在使用 ID 模型设计控制器时,如果假设分水口均位于下游端,会使得 ID
               模型的预测误差较高,进而影响控制器效果。对于渠池 A 而言,均匀流区和回水区交界处为其分水
               口最适用点,对于不同工程的不同渠池,该点位置可能不一样,与具体的工程物理特性、运行工况
               等多因素相关,但不是本文研究重点。为简化,下述推导过程均假设均匀流区和回水区交界处为 ID
               模型的分水口最适用点。


               3  广义ID模型


                   根据上节分析可知,以 ID 模型作为预测模型时,假设分水口位于下游尾端这一做法并不合适。
               只有当实际分水口恰好位于其最适用点时 ID 模型的预测精度才能最高。然而实际工程中,分水口的
               位置多变,可能位于渠池的任何位置,为此需要对 ID 模型进一步修正。由此出发,考虑不同位置分
               水口相对于其最适用点的分水滞后时间,使得预测模型能够尽可能达到最佳预测效果,本文提出了
               如下ID修正模型,称为广义ID模型:

                                           ì d      1 é                 n         ù ú )
                                                                   ( )
                                                              )
                                           ï  e( ) t =  êq 1  (t - τ - q 2 t - ∑ d i(t - τ′ i
                                           ï dt     A s ë              i = 1      û
                                           í                                                           (4)
                                           ï    L u - x i
                                           ï τ′ i =
                                           î     c + v 0
               式中:i为分水口编号;n为渠池内分水口数量;τ′ i 为 i号分水口相对于最适用点(x= L )的分水滞后时
                                                                                            u
               间,s;x 为 i号分水口距上游闸门距离,m。当分水口位于最适用点上游时,τ′ i 为正值,表示分水扰
                       i
               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对下游水位产生影响;当分水口位于最适用点下游时,τ′ i 为负值,表示发生分

                 —600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