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46
水 利 学 报
2022年 7月 SHUILI XUEBAO 第 53卷 第 7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2)07 - 0798 - 13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历史水系结构性修复与内涝治理研究
———以河南省典型城市为例
1
1
1
3
2
朱 ? ,田敏敏 ,胡 德 ,陆希刚 ,章永鹏 ,陈 睿 2
(1.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2.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要:气候、降雨和地貌是天然水系和雨洪形成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伴随着中部地区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面
临着排涝格局结构性失衡、自然排涝体系结构性损毁以及对城市管网的过度依赖等困境。城市内涝已是严重的现
实问题。本文选取河南焦作、周口和濮阳等城市案例,从内涝安全的角度,追溯城水空间演进过程,提出城水空
间结构从古至今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历史水系的结构性修复对现代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
用。最后提出建立基于内涝安全的城水空间结构规划管控体系,建议将城市历史水系普查纳入城市规划的基础资
料范畴,有条件地保护和恢复城市历史水系,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城水安全空间体系。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市;城水空间结构;内涝安全;历史水系修复
+
中图分类号:TV212.53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38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气候、降雨和地貌是天然水系和雨洪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显著影响流域的暴雨响应,并增加
潜在的洪涝威胁 [1] 。1960年代,IanLennoxMcHarg、PhilLewis等发起的环境规划运动提出通过水系
的线性空间来加强河湖连通性和城市空间的生态连接性,开启了城镇化进程中河网水系的生态安全和
结构完整性研究 [2] 。19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城市水网结构的梳理和水环境功能的恢复,
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城市河流保护与恢复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3 - 5] 。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固有的河湖水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轩等 [6] 探讨了 1644年以来许
昌地区洪水特大灾害的原因,认为除气候因素外,人地关系不和谐增加了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吴左
宾 [7] 对明清时期西安、刘卫 [8] 对广州古城、朱红伟等 [9] 对九江、黄健等 [10] 对南京、王晗 [11] 对西安等
城市历史水系的恢复及其对城市洪涝治理的作用做了实践分析。城市历史水系的消亡与城市内涝、水
体黑臭等城市问题密切相关 [12] 。
同时,基于历史水系保护的城市格局优化和水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个
领域的研究热点。历史水系的变化对城市的兴衰 [13] 、城址的选择 [14] 、空间布局形态 [15] 、人居环境的
营造 [7] 、景观体系构建 [16] 、古城风貌格局确定 [17] 影响重大。金卫斌等 [18] 、韩昌来等 [19] 、邵玉龙 [20]
从增加城市化地区的水安全弹性、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城市生态综合效应的角度提出保
护和恢复历史水系。吕金波 [21] 、彭晓梅 [22] 、岳升阳等 [23] 就永定河古水系开展研究,对古漯河、古浑
河、古无定河、古长河和唐代蓟城城南历史水系等进行了复原。面对严峻的城市防洪问题,城市历史
水系的修复亦是城市遗产防洪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24] 。
中部地区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规模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部六省中,河南是人口大省,本地
收稿日期:2022 - 05 - 14;网络首发日期:2022 - 07 - 14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0713.1636.001.html
作者简介:朱?(1971 -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水环境规划与艺术研究。E - mail:554384919@qq.com
通讯作者:田敏敏(1983 -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水生态体系规划研究。E - mail:415315323@qq.com
8
— 7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