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21

应力可达 1.56MPa,其余区域最大拉应力低于 0.96MPa。

                                           表 6 低热水泥碾压混凝土最高温度影响规律
                因素      变化范围                     温度场分布规律                           对最高温度效应            备注
                                 气温 20℃,该区域中下部最高温度约 28.5℃,区域顶部最高
                                                                              气温每 下 降 1℃,最 高 温 度
                气温      16~25℃   温度约 29.5℃;                                                         图 4(a)
                                                                              降低约 0.3℃
                                 气温 16℃,②—⑥坝段碾压混凝土浇筑仓均可取消冷却水管
                浇筑               浇筑温度 18℃,该区域中下部和顶部最高温度均超过 29℃;               浇筑温 度 每 降 低 2℃,最 高
                        15~24℃                                                                      图 4(b)
                温度               浇筑温度 15℃,该区域②—⑥坝段最高温度都低于 29℃                 温度可降低 1.5℃
                                 间歇期为 9d,该区域中下部和顶部最高温度超过 29℃;                 间歇期每增加 1d,最高温度
                间歇期      7~16d   间歇期为 16d,该区域的②—⑥坝段碾压混凝土最高温度均低                降低约 0.25℃;顶部混凝土       图 4(c)
                                 于 29℃                                        最高温度对间歇期不敏感
                                 采用 6m浇筑仓厚,该区域中下部和顶部最高温度超过 29℃; 较 6m 浇 筑 仓 厚,4.5、3m
                浇筑仓
                         3~6m    采用 4.5m浇筑仓厚,除顶部常态混凝土仓外,最高温度均不                条件下,最 高 温 度 平 均 降 低   图 4(d)
                厚度
                                 高于 29℃                                       0.5、1.3℃
                                                                                             3
                                 浇筑强度越大,最高温度越低,顶部最高 温 度 对 浇 筑 强 度 变           从 110增 加 到 180m ?h, 最
                              3
               浇筑强度 110~180m ?h                                                                     图 4(e)
                                 化不敏感                                         高温度降幅可达 0.5℃
                  考虑适应性通水方案,在低温季节浇筑部位( ②—⑥坝段的 EL772.0~808.5m区域)取消通水,坝
              体最大主应力分布如图 5(b)所示。应力分布特征与全坝通水策略下相似,坝体内部基本处于受压状
              态;EL750m以下强约束区由于进行了通水且与非通水区较远,与全坝通水策略下应力分布基本一致;
              EL772~808m区域由于取消通水冷却,表面拉应力平均增大 0.16MPa,但仍低于 1MPa,无开裂风险。
                  取 EL765~825m上游坝面④坝段中心特征节点,统计两种通水策略下节点处最大主应力过程曲
              线如图 6所示。各测点最大拉应力在 EL765m处节点取得为 0.65MPa,对比 K = 1.8 的安全系数线,具
              备较大安全裕度。考虑到后期水荷载和自重叠加在混凝土坝内部产生压应力,则开裂风险会更小。
                  根据仿真结果,EL772.0~808.5m区域取消冷却通水条件下最高温度低于 29℃,10—12月分批
              开展中期冷却时低于 28℃;与基岩接触的区域,取消冷却通水条件下后期温度下降缓慢,均难以按
              时降至接触灌浆温度,故该区域不可取消通水冷却;EL772.0~808.5m区域取消冷却通水条件下,坝
              体最大拉应力为 0.64MPa,拉应力时间曲线均在容许应力范围内,满足取消冷却通水的条件。






























                                              图 5 不同通水策略下坝体最大主应力云图
                     3
                —  1 0 4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