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22
图 6 EL765~825m高程上游坝面最大主应力过程曲线
5 适应性通水实践
5.1 分区通水方案 基于温度及应力场仿真成果,结合施工进度及经济性考虑,对乌东德二道坝采用
了分区适应性通水策略(图 7(a)):(1)有接触灌浆的①、⑦坝段全部区域及②、⑥坝段下部区域进
行前期- 中期- 后期通水;(2) ③—⑤坝段 EL772m高程以下处于基础约束区,进行前期 - 中期通水;
(3) ②—⑥坝段 EL772 - 808.5m高程区域处于非约束区,且为低温季节浇筑,取消冷却通水;(4) ②—⑥
坝段 EL808.5m以上区域,混凝土绝热温升较高,且非低温季节浇筑,进行前期- 中期通水。
5.2 现场智能通水系统 乌东德二道坝共埋设冷却水管 775组,水工数字温度计 114支,选取 ②、
④、⑥号坝段中两层水管的中间埋设温度计,EL795m以下,上、下游 1?3点各 1支、EL795m以上
1?2点埋设 1支,高程方向间距 3m(图 7(b))。
图 7 二道坝智能通水布置
乌东德二道坝工程全面应用智能通水 2.0系统进行温控防裂,系统由一体流量温度通水控制集成
柜、数据采集反馈集成控制柜、多种数字化传感器和多终端的智能温控云平台组成(图 7(c)(d)),实
0
— 1 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