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102
由图中结果可见,采用本文提出的堆石料饱和湿化试验过程分析的迭代方法,可分离计算在堆石料
试样充水饱和过程中所发生的湿态流变大小,得出更符合试验结果的模型参数,为高堆石坝及同类工程
的安全评价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对保证堆石坝工程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工程实践意义。
5 结论
本文采用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弱风化花岗岩堆石料,进行了堆石料常规三轴试验与饱和湿化三轴
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求取了堆石料湿化的广义荷载模型参数,并对饱和湿化试验中堆石料试样充水
饱和过程以及发生的各类变形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 1)在三轴湿化试验中,堆石料试样充水饱和过程一般是以一个相对较慢的速度进行的,也即通
常会持续一定长的时间。在这个充水饱和湿化的过程中,堆石料试样不仅发生湿化瞬时变形,也会发
生一定大小的湿化湿态流变。
( 2)本文提出了一个进行堆石料饱和湿化试验过程分析的迭代方法,可分离计算在堆石料试样充
水饱和过程中所发生的湿态流变的大小,收敛速度较快。对本文进行的堆石料饱和湿化试验,经两次
迭代后拟合得到的瞬时湿化和湿态流变模型参数均已达到了稳定。
(3)定量分析了堆石料试样充水饱和过程中所发生的湿态流变大小。在充水时间 7.53~27.93min
情况下,充水期流变所占比重可达 6%~26%。
(4)采用迭代分析后的模型参数,对本文进行的饱和湿化试验进行了全过程计算,拟合效果较好,
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参 考 文 献:
[ 1] 张丙印,于玉贞,张建民.高土石坝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
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 2] NOBARIES,DUNCANJM.Movementsindamsduetoreservoirfilling[C]??InProceedingsoftheSpecialtyCon
ferenceonPerformanceofEarthandEarth - SupportedStructures.NewYork:ASCE,1972.
[ 3] 刘祖德.土石坝变形计算的若干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83,5(1):1 - 13.
[ 4] 魏松,朱俊高.粗粒土料湿化变形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8):1609 - 1614.
[ 5] 左永振.粗粒料的蠕变和湿化试验研究[D].武汉:长江科学院,2008.
[ 6] 程展林,左永振,丁红顺,等.堆石料湿化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2):243 - 247.
[ 7] WAHLSH E.Analysisofprimaryandsecondaryconsolidation[J].JournaloftheSoilMechanics& Foundations
Division,1965,88(6):207 - 234.
[ 8] 迟世春,朱叶.面板堆石坝瞬时变形和流变变形参数的联合反演[J].水利学报,2016,47(1):18 - 27.
[ 9] 温彦锋,邓刚,王玉杰.岩土工程研究 60年回顾与展望 [J].中国水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学 报,2018,16
(5):343 - 352.
[10] 张少宏,张 爱 军,陈 涛.堆 石 料 三 轴 湿 化 变 形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J].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2005(S2):
5938 - 5942.
[11] 魏松.粗粒料浸水湿化变形特性试验及其数值模型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12] 张延亿,邓刚,张茵琪,等.土石混合料固结湿化变形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20,51(11):1393 - 1400.
[13] 朱俊高,李翔,徐佳成,等.粗粒土浸水饱和时间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5(1):85 - 89.
[14] YINY,WUY,ZHANGB,etal.Two - stagewettingdeformationbehaviourofrock - fillmaterial[J].Environ
mentalGeotechnics ,2022,9(2):94 - 107.
[15] 张凤财.基于单线法的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16] 丁艳辉,张丙印,钱 晓 翔, 等.堆 石 料 湿 化 变 形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J].岩 土 力 学,2019,40(8):2975 -
2981,2988.
(下转第 1382页)
6
— 1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