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58
对于均匀流,在冬季寒潮情况下,如果参数 a、b、c为常数,当令 T = 0,则由式(50)可得水温
wp
由渠道进口 x= 0 的温度 T 下降到 0℃的条件
0 w0
V
r ( rT + r )
w0
1
2
x =- ln (51)
pc
3 rT + r
1
w0
2
4 渡槽含冰率的时空变化规律
当 x>x时,渡槽中将开始产生冰花。在一维流动条件下,如果水面没有漂浮冰块,则沿流向的
p pc
渡槽冰花对流- 扩散方程可描述为
C i
LAVC) - x ( ) + χ ),x>x (52)
LA
( ρ i i i i Eρ i i =- (B φ sa φ wbe p pc
i
LAC) + ( ρ i i
t x x
式中:C= A?A为含冰率,表示单位长度渡槽中冰花体积与水和冰花总体积之比,其中 A为过水断面
i
i
i
3
3
为冰的密度,kg?m ,一般取 ρ i ≈917kg?m ;L为冰的潜热,在 0℃时 L= 3.33 ×
A中冰花所占面积;ρ i i i
5
10 J?kg;E为冰花扩散系数。式(52)左边第一项表示单位长度渡槽中水和冰相变的潜热随时间的变
i
化;第二项表示单位长度渡槽中水和冰相变的潜热随水体运动的变化,又称为热量的对流传递;第三
项表示单位长度渡槽中水和冰相变的潜热随水体热扩散的变化;
在冰水力学分析中,热扩散项可忽略不计 [3 - 4] 。把式(43)代入式 (52),并采用特征线方法,式
(52)偏微分方程可改写为
2
dC i aT+ bT+ c
w
w
=- ,x>x (53)
dt ρ i i p pc
LA
式中系数 a、b、c与式(45)相同。
根据式( 45)(53)可得
dC i ρ C dT w
P
=- ,x>x
L dt
dt ρ i i p pc
积分得
ρ C P
C = C iP,j - 1 - (T - T wp,j - 1 ),x>x (54)
iP,j
pc
wp,j
p
L
ρ i i
式中:下标 “ j” 为从 x开始的断面编号;ρ C ?( ρ i i ≈0.0138。
L)
pc P
根据式( 54)可得重要结论:渡槽断面含冰率与负水温成正比沿程增加,负水温越小,水相变为冰
的量越大;当水温由负转正时,水中冰将相变为水,含冰率将沿程减小。
5 算例
漕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的一座大型交叉建筑物,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北约 9km处,
上游通过 2000m的总干渠与吴山隧洞衔接,下游通过 750m矩形干渠与岗头隧洞衔接。漕河渡槽全长
L = 2300m ,采用 3槽一联整体多纵墙结构,简支梁式,单孔断面净宽 6.0m,槽高 5.4m。槽身底板厚
0.5m,边墙厚 0.6m。渡槽进、出口底高程为 62.243~61.525m。在 2015—2016年冬季输水流量 Q=
3
45.72m ?s,水深 H = 3.76m,平均流速 0.67m?s。在 2016年 1月 21—23日期间发生罕见寒潮,48小
时内气温下降近 10℃,实测最低气温- 18.6℃,2016年 1月 23日,岗头隧洞进口出现严重冰塞,进
口前两道拦冰索相继断裂,冰塞体整体下移,强烈撞击隧洞进口导墙,威胁隧洞节制闸安全。事后分
析,主要由于上游长距离明渠内的大量流冰全部堆积在隧洞进口,形成较大体积的冰塞,顺流向长度
约 700m,典型剖 面 结 构可分 为 3层:上层 为 冰 堆,厚 20~40cm,碎 冰 块 堆 积;中 层 为 冰 盖,厚
25cm,坚硬密实;下层为冰花,厚 70~230cm,絮状松散,具有一定阻水作用,渠道上游水位壅高
— 1 3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