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59
0.4m。岗头隧洞发生严重冰塞表明漕河渡槽中产生了大量冰花,水温 T≤0℃。下面主要计算分析:
w
1)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渡槽外壁温度的影响;2)水体与渡槽热交换对水温和冰花沿程分布的影响。
原型观测漕河渡槽 3槽内的水温分布均匀 [9] ,中墙对水温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只需考虑水面
和渡槽边墙和底板的热交换。
计算取大气相对湿度 R = 0.9 ,夜间 T =- 18.6℃,白昼 T =- 9.0℃和云量 C = 0.14 ,并假设渡槽
h a a
进口水温 T = 0.1℃。因水深 3.76m,边墙湿周 χ= χ= 3.76m,3槽底板净宽 χ= 3 × 6.0 = 18.0m,渡
w0 1 2 3
槽断面湿周 χ = χ + χ + χ= 25.52m。边墙厚 h = 0.6m,底板厚 h = 0.5m,钢筋混凝土导热系数 k =
1,3
1,i
1
2
3
1,i
1.74W?(m·℃),由式(2)得
{ h ?k = 0 .6?1.74 ≈0.345, i = 1 ,2
1,i
1,i
h ?k = h ?k = 0.5?1.74 ≈0.287, i = 3
E,i
E,i
1,3
1,3
保定地区纬度 38°10′—40°00′,2016年 1月 23日上午,计算的渡槽面朝正东边墙外壁平均太阳辐
2 2
射 φ cs,1 = 194.9W?m ,面朝正西边墙外壁平均太阳辐射 φ cs,2 = 55.8W?m ;下午,渡槽面朝正西边墙外
2 2
壁平均太阳辐射 φ cs,1 = 194.9W?m ,面朝正东边墙外壁平均太阳辐射 φ cs,2 = 55.8W?m ;底板外壁的地
2 2
表平均太阳辐射反射 φ cs,3 ≈44.5W?m 。水面平均太阳辐射 φ sn = 282.9W?m 。
5.1 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渡槽外壁温度的影响 在上述计算条件下,可得如图 5和图 6所示渡槽外壁温
度 T与风速 V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 1、2分别为两边墙外壁的 T- V,曲线 3为底板外壁的 T- V。
a
a
s
s
a
s
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两边墙外壁温度相同。在白昼,由于两边墙太阳辐射的差别,两边墙外壁温度
差别较大,如图 6所示。
图 5 夜间渡槽外壁温度随风速的变化 图 6 白昼渡槽外壁温度随风速的变化
观察图 5和图 6,可得下述结论:
1)渡槽外壁温度随风速的增加而下降,特别是在 0 ≤V≤2m?s区间下降较快;
a
2)在夜间,底板外壁温度高于边墙外壁温度较大,而边墙外壁温度接近于气温;
3)在白昼太阳辐射的影响下,渡槽两边墙外壁温度相差较大,而底板外壁温度介于两边墙外壁温
度之间,同时朝阳面边墙外壁温度远远高于气温,特别是风速较小时,外壁温度随着风速的下降由负
转正。
5.2 水体与渡槽热交换对水温和冰花沿程分布的影响 当取风速 V= V = 3.0m?s,计算的渡槽夜间寒
a
z
潮气温 T =- 18.6℃时水温沿特征线的变化如图 7所示,显然,水温 T 随离开渡槽进口距离 x的增加
a wp
而近似线性下降,其中:曲线 1考虑了水体与渡槽的热交换,水温由进口水温 T = 0.1℃下降到 0℃
w0
= 0和 h = 0 ,对应
计算的临界长度 x = 1954m ;曲线 2没有考虑水体与渡槽的热交换,即取 φ wae0 wae
pc1
x = 2273m,两者相差较大,偏差相对值 x - x ?x = 16%。由于 x 和 x 小于渡槽长度 L = 2300m,
pc1
pc1
pc2
pc2
pc1
pc2
所以渡槽 L - x 或者 L - x 部分会产生冰花。在渡槽出口,对应 x 的温度 T =- 0.0012℃;对应 x
pc1 pc2 pc1 wp1 pc2
的温 度 T =- 0.0018℃。 根 据 式 (54), 可 得 渡 槽 出 口 含 冰 率 的 偏 差 相 对 值 C - C ?C =
wp2 ip2 ip1 ip1
T - T T = 50%。这一结果表明,在给定气象条件下,如果不考虑水体与渡槽热交换的影响,
wp2 wp1 wp1
则计算的渡槽出口含冰率比实际含冰率少 50%。从中可得一个重要结论:考虑水体与渡槽的热交换比
— 1 2 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