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23年第54卷第1期
P. 63

图 3 计算模型

                  本文建立了钢衬- 自密实混凝土界面、管片- 自密实混凝土?排水板界面、管片- 豆砾石灌浆材料界
              面及管片接头间的面面接触单元,未经处理的干净轧制钢板表面和自密实混凝土摩擦系数取 0.8                                             [37] ,
              管片接头摩擦系 数取 0.5         [38] ,管 片 与 底 部 120°自 密 实 混 凝 土、豆 砾 石 灌 浆 材 料 界 面 摩 擦 系 数 均 取
              0.8 [39] ,顶部 240°排水板与管片界面摩擦系数取 0.8,排水板内表面与自密实混凝土共节点。
              3.2 自密实混凝土裂缝扩展规律 混凝土的损伤值与开裂现象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根据自密实混凝土
              裂缝随损伤发展情况,本文以损伤因子大于 0.95作为自密实混凝土宏观开裂的依据。内水压作用下,
              分离式衬砌自密实混凝土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如图 4所示,初次充水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首先
              在排水板铺设的末端附近( EDL、EDR)和拱顶附近开裂(TC),接着在裂缝(TC)和拱腰之间发生径向
              开裂(TW),最后拱底附近也产生贯穿裂纹(BC)。















                                                  图 4 自密实混凝土裂缝演化

              3.3 分离式 衬 砌 变形协 调性 分析   内 水压作用 下,
              钢衬和自密实混凝土均发生明显径向膨胀,由于排
              水板的区域性铺设,排水板铺设范围内径向膨胀变
              形明显 大 于 排 水 板 铺 设 范 围 外, 此 现 象 已 由 He
              等  [12] 的原位试验证实。本文从管底开始,在自密实
              混凝土内表面和钢衬上顺时针定义环向路径,将径
              向膨胀位移映射到单位化的环向路径 NDP上(从拱底
              开始顺时针 360°,拱底为 0,拱顶为 0.5)。由图 5可
              知,从排水板末梢( NDP = 0.17)开始,自密实混凝土
              径向变形急剧增加,在 NDP= 0.24附近产生了最大
              径向变形 1.4mm,NDP = 0.24~0.77 之内,径向位移
              量值在 1.3~1.4mm。钢衬位移的变化趋势与自密实
              混凝土一致,两者在径向上紧密贴合,由于排 水板                                        图 5 衬砌结构整体变形
              协调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变形,排水板铺设范围内管片径向位移明显小于自密实混凝土,而排水板铺设

                —  5 8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