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23年第54卷第1期
P. 61

单轴应力状态下,达到弹性极限之前,混凝土应力 - 应变响应遵循线性关系,产生塑性变形后,
              其应力可以表示为:
                                                           pl  · pl
                                                              ε ,θ ,f)
                                                  {           · pl                                      (1)
                                                     = ( ε , 珘 t
                                                   σ t σ t 珘 t
                                                           pl
                                                     = ( ε , 珘 c
                                                   σ c σ c 珘 c  ε ,θ ,f)
                                               pl   pl           · pl  · pl
                                              ε 、 珘 c
              式中:下标 t、c代表拉、压状态; 珘 t               ε 为塑性应变; 珘 t        ε 为塑性应变率;θ 为温度;f为其他场
                                                                  ε 、 珘 c
              变量。
                  弹性工作阶段,认为混凝土损伤值为 0,混凝土产生塑性应变后,其损伤值可假定为塑性应变、
              温度和其他场变量的函数:
                                                       pl
                                                     t ε ,θ ,f),0 ≤d ≤1
                                               { d= d( 珘 t            t                                 (2)
                                                 t
                                                        pl
                                                     c ε ,θ ,f),0 ≤d≤1
                                                 c
                                                d= d( 珘 c             c
                  本隧洞采用的自密实混凝土为 C30,采用塑性损伤模型(CDP)和软化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拟其受
                                                                                                   el
                                                                                                  ε 为弹性
              力与开裂特征(详见图 1。其中:E为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σ to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珘 t
                                              0
              应变。)   [35] ,其中抗拉强度标准值 2.01MPa,不考虑温度和其他场变量的影响。














                                              图 1 混凝土本构和塑性损伤曲线(拉伸)

              2.2 摩擦接触模型 接触问题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接触力学的无厚度摩擦接触算
              法,引入了单元表面间的面- 面接触单元,接触面法向行为为硬接触,当主从面处于分开状态时(h<
              0),没有法向力的传递,只有当主面和从面处于压紧状态时(h = 0 ),才会传递接触压力 p,采用基于
              罚函数和拉格朗日法混合的扩展拉格朗日乘子法迭代求解接触压力。
                                                       { p = 0 ,h<0                                     (3)
                                                        p>0,h = 0
                                                                                            小于临界摩阻力
                  接触面切向行为设置为库伦摩擦模型,经典库伦摩擦模型认为等效摩擦应力 τ eq
                 时,主从面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
              τ crit
                                                   { τ eq = τ 1 τ 2                                     (4)
                                                           2
                                                              2
                                                            +
                                                        槡
                                                    τ crit = min ( μ p,τ max )
                                                                   为可以自定义的最大允许接触摩擦应力。
              式中:μ为摩擦系数,可以设置为接触压力 p的函数;τ max
                  本文假定摩擦系数 μ是接触压力 p的常函数,其值不随接触压力改变;当接触单元间的等效摩擦
                                                                                         等于 μ p时,主从面
              应力 τ eq 小于 μ p时,主面和从面处于黏联状态,当接触单元间的等效摩擦应力 τ eq
              可以产生相对滑动。

              3 分离式衬砌结构承载特性


              3.1 工程背景和计算模型 某输水隧洞工程是某水资源配置工程配套项目之一,隧洞穿越的城区浅层

                —  5 6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