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3年第54卷第4期
P. 105
前缘水流速度,m?s,表面冰沿水流方向所受的力表示为:
1
2
∑ F = Cρ AV+ ρ i (1 - e)gAtsin θ - ρ (1 - e)gAt′sin θ (6)
l
u
i
x
i
2
式中 θ 为河床的倾斜角,°。
在表面冰沿水流方向所受的三个力中,水流拖曳力起主导因素,且与流速的平方呈正比,因此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输冰能力与流量呈正比 [25] 。统计分析 2000年以来头道拐河段封河时的流量如
3
图 13所示,2014?12?10封河流量为历年最小流量(190m ?s),首封位置位于包头市九原区打不素太至大
3
城西河段;2019?12?6封河流量为历年最大流量(808m ?s),首封位置位于头道拐水文断面上游 4km什四
3
份子弯道处。可见水力条件的不同,首封的位置也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最小流量 Q = 190m ?s、最
1
3
3
大流量 Q = 808m ?s及历年封河平均流量 Q = 525m ?s三种流量来讨论水力条件对封河过程的影响。
2
3
弗劳德数是判别封河形态的关键水力参数,不同流量情况下,水流的弗劳德数不同。Sui等 [26] 在
河曲野外观测得到冰盖机械增厚时表面冰下潜临界弗劳德数 Fr= 0.09;Shen等 [27,28] 建立的河冰模型
c
冰坝发展临界弗劳德数也取 0.09,并通过野外观测进行了验证,因此,本文选取 Fr = 0.09作为判别表
c
面冰下潜的临界弗劳德数。图 14给出三种不同流量情况下头道拐河段沿程弗劳德数变化,从图 14中
可以看出什四份子弯道上游三种流量情况下弗劳德数均小于 0.09,什四份子弯道下游至官牛犋弯道处
弗劳德数均大于临界值,官牛犋弯道以下 6km范围内在小流量情况弗劳德数小于 0.09,其他情况下
官牛犋弯道以下弗劳德数均大于临界值。
图 13 2000—2020年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流量 图 14 不同流量下沿程弗劳德数 Fr
图 15给出了上游流凌密集度为 0.5时,三种不同流量情况下头道拐河段 24h流凌密集度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上流流量为最小流量时(如图 15(a)所示),上游河道流速低,水流紊动作用弱,
输冰能力低,上游大量来冰在什四份子弯道断面束窄处堆积并形成初始卡冰,导致什四份子弯道上游
水流流速减小,弗劳德数小于临界弗劳德数,表面流冰并未发生下潜,表面冰在冰盖前缘平铺上溯,
形成平封冰盖。什四份子弯道下游因上游流凌堆积导致来冰量减少,水流弗劳德数大于临界 0.09,流
凌密集度显著小于弯道上游。当河道上游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时(如图 15(b)所示),上游来冰首先在
什四份子弯道处形成卡冰,但由于什四份子弯道卡冰处冰盖前缘弗劳德数 Fr大于临界弗劳德数 Fr,
c
导致一部分上游来冰在冰盖前缘下潜并向下游输移,什四份子弯道下游流凌密集度明显高于小流量时
流凌密集度,进而在官牛犋弯道束窄处再次发生卡冰。当上游流量为最大流量时(如图 15(c)所示),
同样在什四份子弯道和官牛犋弯道形成卡冰,但大流量时冰盖前缘的弗劳德数较大,水流对表面冰的
拖曳力也随之增大,挤冰作用越明显,什四份子弯道处冰盖向上游发展速度低于小流量的情况,在同
等上游来冰量情况下,相同时间内冰盖长度小于其他流量时的冰盖长度。因此,当上游来冰密集度为 0.5
时,各种流量情况下均在什四份子弯道处最先形成卡冰,但随着流量的增加,冰盖前缘弗劳德数大于
临界弗劳德数时,一部分上游来冰下潜并向下游输移,在官牛犋弯道也会发生卡冰现象。
— 4 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