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115
图 3 2022年 6—11月六省(市)的生态干旱情况
亡、湿生植物提前萌芽发育和老化死亡、底栖动物因旱损失 90% [2] 。12月鄱阳湖水体面积仍然较小,
但与历史同期大体持平,水域生态旱情缓解。
类似地,6月干旱对洞庭湖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湖区水体面积和水位(城陵矶站)与历史同期大体
持平(图 6);7—10月水体面积随旱情 发 展不断减小,其中 8月 水 体环 比 面 积减 小最 大 (环 比减小
38.49%),8月 9日起洞庭湖水位(城陵矶站)持续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30] ;10月湖区面积较历史同
2
期减少最大,10月 1日减少至 309.9km ,为 199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小值,10月 2日低于历史同期
最低水位近 3m。持续干旱导致水域系统中河湖连通性变差,淡水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流域生物多样
性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野外调查发现因旱导致死亡的底栖动物在洲滩上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软体
动物 [30] 。11月随着降雨量增加,洞庭湖面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11月 14日起洞庭湖水位(城陵矶
站)不断上升,水域系统生态干旱开始缓解。综上,2022年大旱对六省(市)的水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
影响较为严重的时段在 7—11月,且对长江下游水域系统的影响更久。
— 8 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