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117
湖沙量由 138万t减为 80万t,减幅为 42%,同期输沙能力减幅为 22%。6月,1956—1984年平均入湖
沙量为 468万t,1985—2021年减为 252万t,减幅为 46%;同期出湖沙量由 96万t减为 67万t,减幅
为 30%,同期输沙能力减幅为 15%。可见,从 1985年前后变化量看,各月出湖沙量减少量和减小比
率都小于入湖沙量减少量和减小比率,都大于输沙能力减小比率。
4 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与冲刷调整
比较鄱阳湖入江水道断面 4次观测资料可知,1998年至 2010年断面基本都明显扩大 [10 - 11] 。2010
年部分全断面存在不规则显著扩大的断面明显是采砂作用,但大多数断面表现为主槽光滑下切(如图 6
所示),有学者认为是冲刷作用 [11] ,但没有提出明确证据。下面通过分析 1999年以来入江水道输沙能
力变化与冲刷调整关系,说明主槽光滑下切断面是冲刷和采砂共同影响的结果。
4.1 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过程 分析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过程是为了说明 1998年至 2010年期间
入江水道断面扩大在时间上是否与输沙能力变化相符。仍以 2#断面平均流速反映断面输沙能力,假定
2#断面 1998年以来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点绘 1955年以来月流速距平累积曲线。结果表明,1990年
代末以来,2—7月流速变化不显著或趋势性不明显,8月至次年 1月明显增大,如图 9所示。因此,
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总体与 1998年至 2010年期间入江水道断面扩大时间上是相符的。
图 9 2#断面月平均流速 1955—2020年距平累积曲线
如表 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引起 1999—2010年 8月至次年 1月 2#断面流速明显增大的主要原
因分别为:8月是湖口水位下降和流量增大的共同作用,10月和 11月主要是水位下降,9月、12月
和 1月主要是流量增大。湖口水位下降是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的结果 [12] ,湖口流量变化主要是入湖流量
变化的影响 [13] 。
表 1 1999—2010年与 1955—1998年比湖口站月水位与流量变化统计
时间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1955 —1998 16.69 15.83 14.49 11.84 9.16 7.93
水位?m 1999 —2010 16.44 15.94 13.01 11.04 8.99 8.06
差值 - 0.25 0.11 - 1.48 - 0.81 - 0.18 0.14
1955—1998 4587 3499 3778 2922 1779 1676
3
流量?(m ?s) 1999—2010 5095 5093 3996 3007 2321 1938
差值 508 1594 218 84 542 262
4.2 1999—2010年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与出湖含沙量变化关系 如果入江水道 1998—2010年普遍
冲刷下切与水流冲刷有关,期间入江水道输沙能力变化与出湖含沙量变化应存在相关关系。为此,按
1955—1998年和 1999—2010年分别统计计算各月代表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顺出湖含沙量(1999—2010
年流速计算时考虑了断面变化)。点绘 1999—2010年与 1955—1998年断面流速之比和 1999—2010年
0
— 1 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