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119

图 12 2011—2020年平均与 1955—1998年平均各月断面流速与顺出湖含沙量关系
              沙变化对入江水道演变的影响是缓慢的,而五河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变化或湖口水位变化直接影响入
              江水道输沙能力与冲淤演变。(3)主要受湖口水位和流量变化影响,入江水道挟沙能力从 1990年代末
              开始增大。如果入江水道断面不冲刷扩大,1998—2010年出湖含沙量明显小于挟沙能力,但考虑断面
              实际扩大程度后,出湖含沙量又明显大于挟沙能力。因此,鄱阳湖入江水道 1998—2010年主槽普遍
              扩大是水流冲刷与采砂共同影响的结果。( 4)由于入江水道断面扩大,挟沙能力降低,入江水道下段
              2#断面 2011—2020年同流速下顺出湖含沙量与 1955—1998年关系线基本一致,而上段 8#断面则明显
              低于 1955—1998年关系性。江湖水沙输移规律是江湖水沙交换变化和江湖关系演变的核心,近年来
              鄱阳湖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极端枯水位屡创新低,剖析其变化原因是确定治理思路的需要                                             [14] 。本
              文针对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江湖演变机制量化揭示的难点问题                             [15] ,阐明了鄱阳湖入江水道输沙能力与出
              湖沙量关系及冲淤调整规律,得到 1999—2010年出湖含沙量增大和入湖水道断面扩大是冲刷和采砂
              共同影响的结果,入江水道下段已趋于稳定,上段仍可能会有一定冲刷调整,引起湖区枯水位继续有
              所下降,对生态环境等影响需密切关注。


              参 考 文 献:


                [ 1] 崔丽娟,翟彦放,邬国锋.鄱阳 湖 采 砂 南 移 扩 大 影 响 范 围—多 源 遥 感 的 证 据 [J].生 态 学 报,2013,33
                       (11):3520 - 3525.
                [ 2] 江丰,齐述华,廖富强,等.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J].地理学报,2015,70
                       (5):837 - 845.
                [ 3] ZHANGSY,LIUYG,YANGYH,etal.ErosionanddepositionwithinPoyangLake:evidencefromadecade
                       ofsatellitedata[J].J.ofGreatLakesRes.,2016,42(2):364 - 374.
                [ 4] 朱玲玲,陈剑池,袁晶,等.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冲淤特征及三峡水库对其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4,
                      25(3):348 - 357.
                [ 5] 方春明,曹 文 洪,毛 继 新,等.鄱 阳 湖 与 长 江 关 系 及 三 峡 蓄 水 的 影 响 [J].水 利 学 报,2012,43(2):
                      175 - 181.
                [ 6] LIYL,QIZ,ADRIAN D W,etal.Theinfluenceofriver - to - lakebackflowonthehydrodynamicsofalarge
                       floodplainlakesystem (PoyangLake,China)[J].Hydrol.Process,2017,31:117 - 132.
                [ 7] 李微,李昌彦,吴敦银,等.1956~2011年鄱阳湖水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24(5):832 - 838.
                [ 8] 莫明浩,杨筱筱,肖胜银,等.鄱阳湖五河流域入湖径流泥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
                       究,2017,24(5):197 - 203.
                [ 9] 韩其为.水库淤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吴桂平,刘元渡,范兴旺.近 30年来鄱阳湖湖盆地形演变特征与原因探析[J].湖泊科学,2015,27(6):
                      1168 - 1176.
                [11] 胡振鹏,王仕刚.鄱阳湖冲淤演变及水文生态效应[J].水利水电技术,2022,53(6):66 - 78.

                                                                                                   0
                                                                                              —   1 0 3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