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29
阻尼因数法计算植物消浪系数 β的表达式为:
α
β = 1 - K = 1 - 1?(1 + α ) (16)
v
α
所有组次植物消浪系数 α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见图 2。其中,实测值为根据实测沿程波高和
波高消减模型所得的结果;计算值为每组工况根据实测参数由表达式计算得的结果;预测值为根据表
达式的理论计算结果。图中不同符号表示不同学者的研究,实心符号表示植物非淹没工况,半填充符
号表示植物淹没工况(下同)。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实验室的试验数据能较好地被综合分析。99组工
况得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结果接近,线性拟合结果斜率为 0.9771,修订判定系数达 0.9484。计算值几
乎在预测值±0.2范围内,考虑试验误差,上述消浪系数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进一步地,根据式( 13)和(16)可以快速预测相关参数变化对植物 消浪 效果 的影 响。例如,根
2
据试验结果,非淹没林带宽 5m、密度 25株?m 时植物消浪系数值为 0.43;根据式(16),此时缩尺
2
阻尼因数值为 0.75。当密度 50株 ?m 时,N增加一倍,根据式(13),α为原来的 1.46倍,即此时 α
2
值为 1.10,对应 β 值为 0.52;与试验结果 “林带宽 5m、密度 50株 ?m 时的波高消减率约为 52%”
一致。
3.2 指数阻尼因数法计算植物消浪系数 类似的,对缩尺指数阻尼因数规划求解得:
k = 0 .1765(NdL) 0.4331 (非淹没工况) (17)
v
(
k = 0.0939 NdlL?h ) 0.4331 (淹没工况) (18)
v s
的表达式为:
指数阻尼因数法计算植物消浪系数 β k
= 1 - K = 1 - exp( - k) (19)
β k v
所有组次植物消浪系数 k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见图 3。结果显示,99组工况得到的实测值
与计算值线性关系良 好,拟 合 结 果 修 订 判 定 系 数 为 0.9481,且 计 算 值 基 本 在 预 测 值 ±0.2范 围 内。
结果说明式( 17)和(18)可以较好地描述缩尺指数阻尼因数,与式(19)搭配可以有效计算植物消浪
系数。
同理,根据式( 17)至(19)可以预测参数变化后植物消浪效果的变化情况。例如,根据试验结果,
2
非淹没林带宽 5m、密度 25株?m 时,根据式(19),k值为 0.56。N增加一倍时,根据式(17),k为
原来的 1.35倍,即此时 k值为 0.76,对应 β 值为 0.53;与试验结果接近。
此外,若考虑更多影响因素,在式( 13)至(18)中增加其他无量纲数可能得到更好的拟合结果,但
本文方法抓住了影响植物消浪作用的最主要因素且关系式相对简单,后续可加入例如植物排列方式、
波浪要素等因素开展研究。
图 2 消浪系数 α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图 3 消浪系数 k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3.3 两种阻尼因数的关系 不同研究中,根据实测参数由式 (13)得的缩尺阻尼因数计算值与由式
( 17)(18)得的缩尺指数阻尼因数计算值的关系见图 4。结果显示,α值小于约 0.4时,α与 k计算值接
近 [20] 。而且,对于淹没和非淹没工况,通过式(7)可以很好地拟合 α与 k的关系,佐证了阻尼因数与
指数阻尼因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式(7)的合理性。
— 9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