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128

模态的水力阻尼,实验           [9] 和双向流固耦合模拟都得到其随空化数降低而逐渐减小的规律,见图 7(b)。
              说明在小空化数工况,共振发生时更有可能引发高幅值振动。将水力阻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                                              [9] 相比
              较,相对误差在 6.96%~22.48%之间,平均误差为 13.56%。且模拟得到的水力阻尼基本在实验的误差
              棒范围内,验证了双向流固耦合法在空化时进行水力阻尼计算的可靠性。


















                                                  图 7 不同空化数下的模态参数

              5.2 流动机理讨论 在 z?w = 0.5的截面上,σ = 1.39时,一个空化发展周期内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布见
              图 8。其中,前缘附着空化刚开始脱落的时刻定义为 t = 0T。T为空化的发展周期,通过图 6中的空化
              脱落涡频率( f)计算得到,即 T = 1? f。当 t = 0 T~2?3T时,前缘附着空化的长度逐渐增大。当 t = 5?6 T
                                               ca
                          ca
              时,存在明显的反向射流现象。反向射流从水翼尾缘向前缘发展,并在靠近前缘的位置切断前缘附着
              空化,导致前缘附着空化的长度骤减。在反向射流机制下,前缘附着空化周期性的发展、回缩和断
              裂,进而对水翼施加周期性的激振。






















                                        图 8 空化发展周期内的气体体积分布( σ = 1.39 ,z = 0.5 w)

                  在 z?w = 0.5的截面上,t = 1?3T时,流场压力分布见图 9(a)。在前缘附着空化和空化脱落云所在区
              域,绝对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在逆压梯度作用下,靠近壁面的空化区域出现负向速度。该现象可能是
              导致图 8中反向射流的主要原因。该时刻水翼绕流速度分布见图 9(b),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水翼压
              力面以下的区域,该区域内的速度为来流速度。二是在水翼吸力面靠近壁面区域,该区域内的速度降低,
              甚至出现局部负向速度。根据前人实验和数值结果                       [4,6,10 - 14] ,水翼一阶弯曲模态的水力阻尼随流速线性增
              长。因此,对于水力阻尼随空化数降低而下降的现象,可解释为空化作用下的水翼吸力面速度下降。


              6 结论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在攻角 α = 10°、流速 v = 6.64m?s和空化数 σ= 1.04~2.02时,

                —  1 1 8 —
                     3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