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124
于势流理论,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精度有限,如 Kohtanen等 [17] 对平板进行水力阻尼计算时的误差
有 58%。能量法假设振型和固有频率不随流速改变,通过计算一个振动周期内的能量耗散获取水力阻
尼,在计算时兼顾了精度和效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误差在 11%以内 [6,19] 。但传统能量法只能求解空
化周期内某一个瞬时的水力阻尼,难以捕捉非定常空化的演化过程,计算结果存在随机性。目前双向
流固耦合法理论上最完善,能够实时进行流场和结构场的数据交换,在水翼的水力阻尼计算时也表现
出较高精度 [19] 。特别是在空化时,双向流固耦合能描述空化形态实时变化对结构振动的影响。但由于
前期缺乏空化时的水力阻尼实验数据,导致双向流固耦合法的各关键计算参数取值尚不明确。
本文将叶片简化为 NACA0009钝形尾缘水翼,对其在空化时的水力阻尼特性开展研究。实现以下
目标:( 1)确定适用于双向流固耦合的各关键计算参数;(2)实现空化时的固有频率和水力阻尼定量计
算;( 3)揭示空化对水力阻尼影响的内部机理。
2 理论背景
采用迭代式双向流固耦合法进行水力阻尼数值模拟,流场采用有限体积法,结构场采用有限元
法,通过流固耦合交界面进行数值传输,基于商业软件 ANSYSWorkbench完成计算。
2.1 流场控制方程 流场采用标准 k - ε模型封闭动量方程,并采用 Zwart空化模型对空化特性求解。
为解决传统 k - ε 模型对空化区域的湍动黏度过预测问题,采用北京理工大学黄彪 [20] 提出的混合密度
分域修正模型(Filter - BasedDensityCorrectionmodel,FBDCM),进行涡黏系数修正:
2
k
= C C (1)
μ t ρ m μ hybrid
ε
(
C = χ ( ρ m ρ f + 1 - χ ?) C (2)
?)C
hybrid FBM ρ m ρ f DCM
?) =0.5 + tanh 4 × ( [ 0.6 ρ m ) ]
(
χ ( ρ m ρ f - C ?(0.21 - 2C) + C) ?[2tanh(4)] (3)
2
2
2
ρ f
为流体密度;C 为滤波
式中:μ t 为涡黏系数;ρ m 为汽液混合密度;k为湍动能;ε为湍流耗散率;ρ f FBM
函数;C DCM 为密度修正函数;系数 C = 0.2,C = 0.09。
2
μ
2.2 结构振动方程 水翼受脉冲激励后,多阶模态同时被激发,其振动方程为 [9] :
n
t +
y(t) = ∑ Ae - ω n,i ζ t sin( ω d,i φ ) + Y (4)
i
i =1
= 2 为阻尼角
n n
式中:A为振动幅值;ω n = 2 πf为角固有频率;f为固有频率;ζ t 为总阻尼比;ω d ω n 槡
1 - ζ t
固有频率;t为时间;φ为初相位;Y为湍流或空化等引起的噪声;下标 i表示模态阶次。
为对总阻尼进行识别,采用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将单阶模态的振动响应提取:
y(t) =Ae - ω n ζ t sin( ω d φ ) (5)
t +
假设总阻尼比是其他类型阻尼比的线性叠加,则水力阻尼比为:
= - (6)
ζ h ζ t ζ a
为空气中阻尼比。
式中ζ a
2.3 交界面数据传输方程 交界面同时满足运动学和动力学条件:
q(t)
u(y,t) = φ (y) (7)
t
∫ Δ t m (8)
{[ -p I +μ ( u + u)]n} φ (y)ds =F
Δ
t
式中:u(y,t)为流体沿振动方向的速度;q(t)为位移;φ (y)为振型;p为水体压力;μ ( u + u)为
Δ
Δ
黏性应力;I为单位矩阵;n为单位向量;F 为结构承受的力;s为交界面面积。
m
2.4 空化参数定义 采用无量纲空化数表征空化程度 [20] :
2
v) (9)
σ = (p - p)?(0.5 ρ f
v
— 1 1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