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96
端市场则由于低价弃水电量优先消纳,导致市场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图 11 第二次迭代计算送、受端电网负荷平衡图
4.3.3 效率分析 表 4为出清模型计算耗时情况。数据显示,模型求解总耗时 183.79s,送、受端
市场迭代计算两次,平均每次迭代耗时 91.9s。综上所述,本方法能够满足日前现货市场出清时效
性要求,实现送、受端市 场出 清结 果、直流 输 电 计 划 的 有 效 衔 接,保 障 流 域 梯 级 电 量、水 量 精 准
匹配。
表 4 模型计算耗时情况
计算环节 迭代次数 计算耗时?s
受端市场 2 70.40
送端市场(常规出清环节) 1 36.15
送端市场(报价调减环节) 1 40.01
送端市场(上游出力控制环节) 1 39.85
总计 5 183.79
4.4 出清结果对比分析 表 5为各场景出清结果对比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场景 2未针对
水电特性进行建模,导致出清结果中部分电站中标出力计划无法如约履行,即电量少发;此外,场景
3
2出清结果中总弃水量超 1亿m ,造成水电资源浪费。相比之下,场景 1通过引入事后水力校核环节、
梯级电站日电量联动控制约束及弃水处理约束集,充分保证了日前出清计划的水力可执行性,同时最
大程度减少弃水问题的发生。
表 5 各场景出清结果
购电成本(元) 输电情况
场景 弃水量?万m 3 欠发电量?(MWh)
送端市场 受端市场 总成本 输电量?(MWh) 输电成本(元)
场景 1 36548180.4 83770806.6 120318987.0 210626.8 12045114.2 0.0 0.0
场景 2 39676923.9 83770806.6 12344730.6 210633.9 12045081.8 12535.8 5346.7
场景 3 35694160.1 86857793.7 122551953.8 143645.5 8269664.5 71.2 0.0
对比场景 1、场景 3出清结果可知,当直流联络线输电计划不固定,并且能够在送、受端市场间
进行协同优化时,可以促进更多水电资源跨省区消纳。场景 1中送端市场外送水电达 210626.8MWh,
约为直流联络线输电计划固定时(场景 3)的 1.5倍。此外,场景 1通过动态调整直流输电计划,能够
灵活响应送端市场弃水处理需求,提高水电资源利用效率。而场景 3由于直流输电计划固定,难以实
3
现对弃水问题的彻底处理,导致里底电站仍存在弃水 71.2万m 。
送、受端市场协同出清,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机组出力过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比表中购
电、输电成本可发现,随着场景 1中外送水电的增多,受端市场输电成本相应提高至 12045114.2元,
3
— 1 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