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91
(2)外送水电现货边界约束。
a)外送电站最大、小技术出力边界。对式(7)变形得到:
max
in
P ≤N - P out (25)
i,t i,t i,t
min
in
in
out
P ≥N - P ,(P ≥0) (26)
i,t i,t i,t i,t
b)外送电站开、停机计划,见式(8)。
c)外送电站最大上、下爬坡速率边界。对式(9)(10)变形得到:
in
P - P in up out out
i,t - 1 ≤R - P + P
in { (27)
i,t
i,t - 1
i,t
i
out
P - P in down - P + P out
i,t - 1 ≥R
i,t - 1
i,t
i
i,t
d)外送电站日电量边界,见式(11)(12)。
3.3 受端市场出清模型
3.3.1 目标函数 受端市场接受外来水电,同样采用系统总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具体如下:
s,t ]
u
out
p
∑∑
i,t ∑∑
min [ (c + c ) + ( θ s × P ) (28)
i,t
t ∈T i ∈I t ∈T s ∈S
为联络线 s的输电费率。
式中 θ s
3.3.2 约束条件
(1)系统约束
a)负荷平衡约束
out
i,t∑
∑ P + P = D t (29)
s,t
i ∈I s ∈S
式中 D 为受端市场在 t时段负荷值。
t
b)系统备用约束
∑ (P - P ) ≥β × D t (30)
i,t
i,t
i ∈I
式中:P 为电站 i在 t时段的最大可用出力;β 为系统负荷备用率。
i,t
c)支路潮流约束
out
l,s s,t ∑
l ∑
l,i i,t ∑
P≤ d P + d P - d D ≤P l (31)
l,m
m,t
i ∈I s ∈S m ∈M
式中:P、P分别为线路 l传输功率上、下限;d 为电站 i所在节点对线路 l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m
l l l,i
为负荷节点编号;M为负荷节点编号集合;D 为节点 m在时刻 t的负荷功率;d 为节点 m对线路 l
l,m
m,t
的功率分布转移因子;P 为电站 i在时刻 t的总出力;d 为与受端省份相连的联络线 s所在节点对线
i,t
l,s
路 l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 2)电站运行约束。参考 3.2.2节中电站运行约束,以及前文提出的等效火电机组运行约束,见式
( 13)—(16)。
( 3)联络线约束。见式(17)(19)(20)(21)及式(23)。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背景 云南作为西电东送重要送端,大量水电需要远距离输送至华东、广东等沿海高负荷地
区消纳,年外送电量约占全省总发电量的一半。本文重点针对云南省调平衡 131座水电站和 11座火电
站,设置澜沧江、金沙江梯级中下游电站参与送、受端现货市场交易,重点分析部分代表性电站出力
过程、梯级电量匹配及弃水消纳情况。
4.2 算例设置 分别以云南电网和改进的 IEEE300节点测试系统作为送、受端研究对象进行验证分
析。送端市场考虑 142座水火电站(部分为虚拟电站),其中水电装机约占 85%,设定乌弄龙、里底、
梨园、阿海等 14座水电站同时参与送、受端现货市场交易。受端市场模拟单一火电系统,共设置 64
台火电站,总装机容量 15240MW,并接受外来水电。交易周期为 24h,时段长度为 15min;采用
2
— 1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