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23年第54卷第11期
P. 106
综合水系连通指数变化趋势与形态、结构、功能连通指数变化趋势一致,生态输水以来流域水系
连通度整体提升,下游水系连通度改善最为显著。从趋势来看,上、中游水系连通指数先增加后趋于
稳定,下游水系连通指数持续增加。生态输水水量与各维度水系连通指数均表现为正相关(图 8),相
关性最大的是下游,依次为中游和上游,并且形态与结构连通指数对输水水量的变化响应更加敏感。
因此,可以看出,生态输水对流域水系连通的提升具有积极效益。
(注: 表示显著性水平 p<0.05, 表示显著性水平 p<0.1)
图 8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数输水水量与水系形态、结构、功能连通指数相关性矩阵图
4 结论
本文从大尺度水域空间格局演变出发,运用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提取水体,结合图论与景观格局
指数法,构建水系连通评价指标,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前后,水系连通格局的时空
演变过程。从形态、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水系连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水系连通随
生态输水的演变特征,可为生态输水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水系形态连通对输水工程的响应表现为,上、中游水域斑块由大面积连续斑块向小面积破碎斑块
转化,下游水域斑块面积和数量增加。水系结构连通对输水工程的响应表明,水域面积随输水水量同
步增减,生态输水初期,流域整体持续连通和周期连通的水域面积增加,生态输水后期,上、中游持
续连通和周期连通的水域面积渐趋稳定,下游持续连通和周期连通的水域面积继续增加,表现出累积
效应。水系功能连通的结果表明调节与支持功能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供给与调节和支持功能之间存在
权衡效应,给流域管理者的启示是,需要合理分配农业、生活供水量与生态供水量才能充分发挥水系
连通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输水以来上、中游水系连通指数先上升后渐趋稳定。生态输水之前由于断流,下游各维水系
连通指数均呈下降趋势,2000年生态输水以来下游水系连通指数开始上升,其中形态与结构连通指数
响应较快,功能连通指数响应较慢。水系连通指数随生态输水工程的持续进行存在一定的阈值。水系
连通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首先体现在形态与结构连通维度,表现为河流廊道、水域斑块数量、水域面积
以及连通频率的增加,其次表现在功能连通维度的供给、调节、支持与文化功能的响应。多维水系连
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其他流域水系连通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参 考 文 献:
[ 1] 邓铭江,黄强,畅建 霞,等.广 义 生 态 水 利 的 内 涵 及 其 过 程 与 维 度 [J].水 科 学 进 展,2020,31(5):
775 - 792.
[ 2]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等.大尺度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J].水利学报,2020,51(7):757 - 773.
[ 3] 李宗礼,刘昌明,郝秀平,等.河湖水系连通理论基础与优先领域[J].地理学报,2021,76(3):513 - 524.
[ 4] 徐宗学,庞博,冷罗生.河湖水系连 通 工 程 与 国 家 水 网 建 设 研 究 [J].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中 英 文),
2022,20(4):757 - 764.
— 1 3 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