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123

3.3 时变阈值法 针对阈值法,同样设计 3个方案:① 时不变阈值方案(TL                                   ),基于 1—12月各月
                                                                                    invar
              份整个研究期(本研究为 60年)的流量历时曲线提取 70%分位数(与 SSI =- 0.5的干旱发生阈值基本一
              致),构建时不变阈值序列;② 移植阈值方案(TL ),基于 1—12月各月份在基准期的流量历时曲线
                                                           tran
              提取 70%分位数,并将其 作为 全时段 的阈 值 序列;③ 时 变 阈 值方 案 (TL ),基 于 CEEMDAN算法
                                                                                  var
              (图 2(b))分解 1—12月份中具有显著性趋势变化的月径流序列,从去趋势序列的流量历时曲线中提
              取 70%分位数作为初始阈值,将初始阈值与趋势项叠加得到时变阈值序列,基准期和变化期分别进行
              上述计算后求得各时期变阈值序列,而后组合得到整个研究期的时变阈值序列,结合游程理论                                             [21] 识别
              水文干旱事件。其中,基于 CEEMDAN算法构建时变阈值序列的过程如下:
                  对于原始径流序列 y(i),i = 1,2,…,n(n为径流序列样本个数),经过 CEEMDAN分解后,可
              由下式表达:
                                                         m
                                                 y(i) = ∑  C(i)+r(i)                                    (3)
                                                            k
                                                                   m
                                                        k =1
              式中:C(i)为径流序列 y第 i个样本在第 k(k = 1,2,…,m,m为本征模函数个数)个周期尺度上的本
                      k
              征模函数( IMF);r(i)则表征该样本经过 m个本征模函数完全分解后得到的趋势项。CEEMDAN具体分
                                m
                           k
                                                                                              y(i):
              解过程详见文献[ 23]。将所有本征模函数线性叠加即可得到无显著性趋势变化的径流序列 珋
                                                            m
                                                     y(i) = ∑ C(i)                                      (4)
                                                     珋
                                                                k
                                                            k =1
                           y(i)的流量历时曲线可提取初始阈值(本研究选取 70%分位数)TL ,而后将初始阈值与
                  基于序列 珋                                                               var
              趋势项 r(i)叠加可以得到时变阈值序列 TL (i):
                      m                               var
                                                   TL (i) =TL + r(i)                                    (5)
                                                                  m
                                                              var
                                                      var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文气象要素非平稳分析 渭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非平稳检验结果如表 1所示,渭河流域咸阳及
              华县水文站控制区的年降水序列均通过了 ADF平稳性检验,且无显著性突变点,而两站的年径流序列
              均未通过平稳性检验,出现非平稳特征,且存在显著性突变点( α<0.05)。基于启发式分割算法识别
              的两站年径 流 序 列 突 变 点 范 围 集 中 在 1990—1994年, 基 于 Pettitt算 法 识 别 的 突 变 点 范 围 集 中 在
              1990—1993年。进一步结合图 3所示降水- 径流双累积曲线在 1990年前后出现的拐点,综合 3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将渭河流域径流过程的突变点定为 1990年。将 1961—1990年划分为基准期,将 1991—
              2020年划分为变化期。采用 Mann - 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上述两个时期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分析结果
              如表 1所示,两站基准期的年降水序列均呈非显著性( α>0.05)下降趋势,两站基准期的年径流序列
              也均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两站变化期的年降水和年径流序列均呈现显著性( α<0.05)上升趋势。以
              上结果表明,渭河流域的径流过程存在显著的非平稳特征,在开展水文干旱评估时,需考虑径流过程
              突变及趋势变化带来的非平稳影响。
                      表 1 咸阳及华县站 1961—2020年期间年降水和年径流序列平稳性、突变性及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
                                            平稳性检验                突变点检测                     趋势性分析
                气象水文要素          站点        (显著性水平 p值)               (年份)                 (M- K统计量 Z值)
                                             ADF算法        启发式分割算法        Pettitt算法  1961—1990   1991—2020
                                咸阳            0.049            —            —         - 0.285     2.712 
                    降水
                                华县            0.045            —            —         - 0.178     2.569 
                                咸阳            0.093      [1990,1994]   [1990,1993]   - 1.820   2.391 
                    径流
                                华县            0.098      [1990,1994]   [1990,1993]   - 1.142   2.248 
              注:“—” 表示无显著性突变点;M- K统计值 Z为正(负)时,表示序列呈上升(下降)趋势;“ ” 表示达到 α = 0.05 显著性水平。


                                                                                                   5
                                                                                              —   1 1 1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