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47
的断丝总数。以恒定内压离散断丝试验(管 2)为例,断丝少于 125根时,断点位置比较离散,最大集
中断丝数为 10根,断口开度约为 10mm,各组钢丝的断点开度不相互影响;断丝为 130~140根时,
形成了 15和 20根的集中断丝,部分断口开度扩展至 15mm,如图 6(a)所示。随着断丝数量增加,B
区和 C区的断点越来越集中。断丝 180根时,部分断点开度扩大至 30mm,如图 6(b)所示。此时,最
大集中断丝数为 50根(B区);在 2.5m周围已形成 95根纵向连续但是环向分散的断丝,但 2.5m处
的断口开度仍相对较小。当断丝 185根时,内压突降;将压力增加至 1.15MPa的过程中,砂浆、钢丝
和混凝土先后脱落,钢筒起鼓,试验结束。
图 6 管 2断丝过程中钢丝断口的测量值
循环内压与断丝耦合作用会加速砂浆分层开裂,导致断丝预应力损失范围提前扩展。以循环内压
离散断丝试验(管 3)为例,断丝至 80根期间,每断 20根后进行 2次循环内压;断丝 100根和 120根
后,各进行了 4次循环内压;之后每断丝 5根后就进行 4次循环内压,直到无法再加载至 1.15MPa。断
丝和循环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断口开度如图 7所示。其中,80 - S2指断丝 80根后的第 2次升压;125 - X1
指断丝 125根后的第 1次卸压。断丝至 80根时,砂浆几乎未发生损伤,钢丝断口开度基本都在 15mm以
内;此时,循环内压不会造成断丝预应力损失扩展。在断丝 100~120根时,部分钢丝断口开度扩展至
20mm;循环内压会造成断口扩展,但幅度很小。断丝 125根时,砂浆出现数条纵向裂缝,钢丝断口
因此显著扩大;随后的第 1次循环内压再次使 A区断口大幅扩展,并使 B区断口首次突扩,但之后的
循环内压没有再使断口显著扩大。断丝 130根后的循环内压导致砂浆纵向裂缝向插口扩展,大部分断
丝已整圈失去预应力。断丝 140根后,砂浆和钢丝先后脱落,管体破坏。
恒定外压下断丝预应力损失规律在断丝前期与恒定内压类似。以恒定外压集中断丝试验(管 4)为
例,试验先将外压加载至抗裂外压( 360kN?m),然后在恒定外压下采用砂轮机从管体中部向管体两端
依次分组割断钢丝,直到管体不能维持恒定外压。管 4断丝过程中钢丝断口的测量值如图 8所示。当
断丝 25根时,断丝口附近的砂浆上首次观察到斜裂缝。断丝 30~50根时,钢丝断口附近砂浆斜裂缝
数量、长度和宽度均在缓慢增大;砂浆开裂范围基本与断丝宽度相当;断丝口处的砂浆分层逐渐明
4
— 1 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