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72

图 2 赤水站敏感生态流量目标计算过程



























                                     (注:西南地区山区河段指横断山区河段、平原河段指其它山区河段)
                                        图 3 准天然河段敏感期流量目标占多年平均流量比分布图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断面敏感期目标流量占比较高,这是由于分区内鱼类产卵期与汛
              期重叠,敏感期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总降水量和径流量比例高;与之相对的,黄淮海地区鱼类产卵
              期( 4—7月)与主汛期(7—9月)不一致,敏感期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比值小,尤其是 4、5月天然来
              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分区内各河段目标流量占比整体偏小;而东北地区虽然鱼类产卵期与主汛期不一
              致,但受益于 “桃花汛” 期间的高流量过程、以及枯水期径流占比极小,东北地区断面敏感期目标流
              量占比相对黄淮海地区较高。
                  同一分区内大站流量占比普遍高于小站,其中黄淮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
              站和小站流量占比均值差达到 20%左右;而从分布上看,各分区大站与小站流量占比的极值差别不
              大,但大站均值和下四分位值明显高于小站,这是由于小站径流年内、年际波动更大,超过 75%保证
              率的流量值较小。而东北地区大站和小站的流量占比较为接近,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小站受区域气候影
              响显著、径流规律变化范围更广,部分靠北的站点 4月中旬才解冻、靠南的站点 4月已迎来 “桃花
              汛”。此外,各分区内山区与平原区河段目标流量占比总体无显著性差别,流量占比受地形影响较小,
              仅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山区大站明显大于平原大站,出现该现象主要原因为 “桃花汛” 导致 4—
              5月山区河段流量偏高。
              3.2 分区分类生态流速阈值 根据《水文年鉴》各水文站 “实测流量成果表” 中实测流量及对应断面
              平均流速数据,分别建立各控制断面流速 - 流量拟合关系,并基于计算所得各断面生态流量目标,核

                —  1 9  —
                     4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