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77
地区大站明显高于小站,尤其是黄淮海区大站达标率高于小站 17%,而长江流域小站达标率则略高于
大站。
图 7 2009—2018年全国分区敏感生态流量达标情况
5 结论
本文以准天然条件下的流量过程为基础、以典型鱼类自然繁殖期需求为约束,提出面向鱼类生境
保护的区域尺度敏感生态流量关键参数阈值确定方法,分别核算了分区分类河流敏感期生态流速阈值
指标,将阈值结果初步应用于全国 217个重点河段敏感生态流量目标制定,并结合湿周法对部分断面
敏感生态流量目标进行验证。具体结果包括:
(1)综合考虑水资源区划、鱼类区系、地形条件等,将敏感生态流量研究范围整体划分为东北地
区、黄淮海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五大分区,各分区内又分为山区大
站、山区小站、平原大站、平原小站等四个类别,并结合鱼类产卵期栖息地分布确定了分区重点保护
河段,根据代表性鱼类习性分析,归纳总结了各分区敏感生态流量重点保护时期、持续时间等要素。
( 2)以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且具备鱼类保护功能的河段为研究河段,根据历史流量资料和代表
性鱼类鱼卵孵化时间,分别核算各研究河段流速目标,进而确定分区分类生态流速阈值,包括推荐流
速范围和适宜流速。全部分区分类推荐流速平均值为 0.66m?s,其中山区大站平均值为 0.94m?s、山
区小站平均值为 0.62m?s、平原大站平均值为 0.63m?s、平原小站平均值为 0.46m?s。
(3)基于所得敏感生态流速阈值体系,确定分区分类敏感生态流量关键参数阈值,利用关键参数
阈值初步制定了全国 217个重点河段敏感期生态流量目标,并将生态流量目标与湿周法结果进行对
比,结果显示除大江大河干流外,本文提出的生态流速阈值及敏感生态流量关键参数体系能科学指导
面向鱼类产卵保护的生态流量目标制定。
本文面向我国现阶段河流生态流量管理的实际需求,研究结果不仅为不同地区敏感生态流量目标
确定提供参数支撑,同时为缺乏长系列水文资料或详细地形资料的地区开展敏感期生态需水管理提供
了基础条件。在实践应用中,也可根据本文提出的生态流速阈值确定思路,在区域?流域尺度进一步细
化分区分类及代表性鱼类产卵需求,确定较小尺度上更为精确的生态流速阈值体系。
参 考 文 献:
[ 1] 王浩,王建华,胡鹏.水资源保护 的 新 内 涵:“量 - 质 - 域 - 流 - 生” 协 同 保 护 和 修 复 [J].水 资 源 保 护,
2021,37(2):1 - 9.
[ 2] 《水利部关于印发第一批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函》[J].中国水利,2020(15):5 - 7.
[ 3] 《水利部关于印发第二批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函》(水资管 〔2020〕285号)[EB?OL].[2021 - 01 -
18].http:??www.mwr.gov.cn?zwgk?gknr?202101?t20210118_1496121.html.
[ 4] 《水利部关于印发第三批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函》(水资管函〔2021〕184号)[EB?OL].[2021 - 12 -
20].http:??www.mwr.gov.cn?zwgk?gknr?202112?t20211220_1556084.html.
— 1 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