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81

馈机制,在澳大利亚          [16] 、美国  [17] 、中国  [18 - 19] 、澜湄流域  [20] 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水文科学协
              会 10年科学计划(2013—2022年)提出 “万物皆流” (PantaRhei - EverythingFlows)为 研究 计 划的主
              题  [21] ;左其亭  [22] 提出人水系统、人水关系等概念,加深了对水系统理论的认识。与此同时,为了定
              量分析研究水系统,国内外开发了许多相关模型,如以自然水循环过程为基础,通过耦合人类活动进
              行水系统分析,包括在 SWAT模型中加入人类活动影响模块                           [23] 、嵌合水资源配置模块          [24] ,在 WEAP
                                                                                                        [7]
              模型中增加自然水循环过程             [25] ,直接开发自然 - 社会二元水循环模拟模型(NADUWA3E                     [26] 、WAS 、
              WACM  [27] )、长江模拟器     [28] 等,此外,还有通过社会学理念方法进行研究,如采用系统动力学                                [29] 、
              主体模型     [30] 、水经济模型    [31] 等。
                  上述研究大多聚焦于人工取用水对自然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而水系统往往伴随有生 态、环 境、
              经济社会等要素演进机制和状态特征。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水系统将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如
              在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由于水土资源不匹配                        [32] ,该地区 生活、生 产以 及 生 态需 水往 往受 限或受
              阻  [33 - 36] ,而不同用水部门间也呈现相互竞争关系               [37 - 38] ;与此同时,缺水地区往往依赖超采地下水、
              超量使用地表水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此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河道断流等都将加
              剧生态问题,并伴随湿地退化、水生 生物 减少等生 态健康 破 坏 等现 象                             [39 - 42] ,此外 受 水 体污染带来
              的水质型缺水也进一步恶化了缺水地区的供水安全                          [43] ;因此在供水短缺 和生 态破 坏等 多重因素影
              响下,随着人(经济社会系统)、水(自然水系统)、生态(生态与环境系统)深度耦合,缺水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将受到严重的缺水胁迫影响。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作为典型的缺水胁迫
              区研究案例,解析缺水胁迫区水系统耦合和竞争特征,诊断水系统健康状态及其演变成因,探讨水
              系统优化调控模式和目标路径,以期构 建缺水 胁迫区水 系 统 优化 调 控 理论 模式,促 进实 现人 - 水 -
              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2 缺水胁迫区水系统内涵与特点



              2.1 水系统内涵解析 水系统是以水循环为纽带由自然水系统与社会水系统共同构成的人 - 水 - 生态
              耦合系统,在水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四大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
              的多维交互效应和正负互馈机制;在水系统外部,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水系统内涵框
              架如图 1所示。图中,自然水系统由自然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生态环境包含生态
              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也包含非生物物质。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稳定性、活
              力、可恢复性是表征自然水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非生物物质则以水循环为纽带,随着水的循环转化



























                                                     图 1 水系统内涵框架

                                                                                                —  2 0 3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