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119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3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3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3 - 0367 - 11
堰塞坝溃决参数及其寿命预测
1
2
2
冯震宇 ,杨兴国 ,周家文 ,廖海梅 1
(1.贵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四川 610065)
摘要:堰塞坝溃决洪水对下游影响区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提高堰塞坝溃决
参数及其寿命预测的准确度是应急处置的迫切需求。本文对全球 1957组堰塞坝案例分别进行地理、统计学分析,
在得到溃决参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数据库中拥有完整信息的 48组案例,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
立了洪峰流量、破坏深度、溃口顶宽、溃口底宽和溃决时长的预测模型,其均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之后分析了
堰塞坝溃决参数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坝高对溃决过程有显著影响。此外,基于 19组寿命信息充分的案例,使用
不同自变量和算法分别建立了蓄水阶段持续时间、溢流阶段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加权融合法提出了相应
的融合模型。该成果可为量化评估堰塞坝溃决过程参数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堰塞坝;溃决参数;寿命分析;预测模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42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368
1 研究背景
堰塞坝是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失稳体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天然坝体,上游库区水位可在坝体形成
后短时间内迅速雍高 [1 - 2] 。堰塞坝结构具有随机性强、密实度低、稳定性差等特点,27%的堰塞坝在
形成当天溃决 [3] 。我国是堰塞坝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溃坝洪水灾害长期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
3
安全 [4 - 6] 。2008年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唐家山堰塞坝在形成 14天后溃决,洪峰流量高达 6500m ?s,迫
使下游 20万人紧急撤离 [7] 。堰塞坝形成过程短,且通常处于交通不便的高原峡谷区,收集坝体不同
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开展严密的缩尺物理模型试验难以实现,因此对信息要求较低的机器学习方法成
为现阶段研究堰塞坝溃决参数的一种重要手段 [8] 。
洪峰流量(Q)、破坏深度(H)、溃口顶宽(W)、溃口底宽(W )以及溃决时长(T)是主要的堰塞坝
t
b
b
b
p
溃决因子,其直接影响溃决洪水对社会及生态的破坏程度。Costa等 [3] 收集了来自意大利的 10组堰塞坝
案例,建立了坝高、库容与洪峰流量的数学关系,随后基于库区水势能建立了新的洪峰流量预测公式 [9] ;
Walder等 [10] 基于库区水位变化和库容释放量建立了 3个洪峰流量预测模型。上述模型的基础数据较少,
泛化能力较低。Peng等 [11] 使用线性及非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了反映坝体几何形态、
水文参数和坝体结构的全溃决参数预测模型;石振明等 [7] 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的无量纲参数和建模方法进
行了改进。这些模型的拟合及泛化能力较高,但对易蚀性的判定比较主观。Hakimzadeh等 [12] 考虑坝高及
库容建立了洪峰流量回归模型;齐子杰等 [13] 考虑坝体几何形态和水文参数,建立了 5个溃决参数模型。
这些模型忽略了坝体材料及结构对溃坝过程的影响。此外,部分学者通过训练集拟合能力或个别案例的
收稿日期:2023 - 06 - 20;网络首发日期:2024 - 03 - 22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40321.1706.001.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107189)
作者简介:冯震宇( 1999 - ),硕士生,主要从事堰塞坝溃决参数及其寿命评估研究。E - mail:971686127@qq.com
通信作者:廖海梅(1988 -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滑坡堰塞坝形成机理与风险防控研究。E - mail:hmliao1@gzu.edu.cn
— 3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