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121
定、溃决参数及寿命的预测中 [7,11,14] 。本文主要采用 4个无量纲参数,其中坝高因子(H ?H)反映堰塞
d r
坝几何形态及库区潜在水量,坝高 H单位为 m,H = 1m ,用以消除量纲影响;宽高比(W ?H)反映堰塞
d r d d
1?3
坝堆积形态及水力梯度,坝宽 W 单位为 m;坝体形状系数(V ?H )反映堰塞坝堆积形态及抗冲蚀能力,
d
d
d
6
3
1?3
3
6
坝体积 V单位为 10m ;湖面形状系数(V ?H)反映堰塞坝库区水文状态,其中库容 V单位为 10m 。
d l d l
4 溃决参数预测
4.1 洪峰流量预测模型 洪峰流量主要受坝体的颗粒级配及空间分布、几何尺寸及上游水文参数影
响 [23 - 26] 。对于含大颗粒较多的坝体,水流侵蚀可裹挟的物料少,溃口发展程度低,易出现稳定透水现
象,从而抑制洪峰流量的发展 [27 - 30] 。对于高度较高、体积较大的坝体,上游来水量、蓄水量和水流冲
击力通常较大,溢流时间较长,显著影响溃口演化和洪峰流量大小 [31 - 32] ;对于库容及来水量大的坝
体,通常蓄水时间较短、上游来水冲击力较强,从而也影响坝体侵蚀过程和洪峰流量 [33 - 36] 。余震可使
堰塞坝内部结构发生突变并导致坝体坍塌,从而拦水量和洪峰流量减少、峰现时间提前 [23] 。暴雨使坝
体初始含水率增大,从而水对坝体的侵蚀效率提高、溃口边坡的重力坍塌加剧;此外汇水流域暴雨可
显著提高上游来水量,洪峰流量可能增大。数据库中拥有较完整信息的案例共 48组,不同因素的分
布及其与洪峰流量的关系如图 1所示,图中直线为拟合趋势线,灰色区域为置信区间。
图 1 具有完整信息的 48组堰塞坝参数分布
由图 1可见,坝体规模(坝体积、坝高、坝宽和坝长)和库容均与洪峰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
6
6
3
3
中,坝体积、坝长和库容分别集中在 10 × 10m 、400m和 50 × 10m 以内,数据分布离散,多极端异常
值。坝高和坝宽分别集中在 200m以内和 800m以内,数据分布较均匀,伴随少量轻度异常值。此外,
2
主要影响因素与洪峰流量之间的拟合曲线显示:坝高、坝宽和库容与洪峰流量的线性关系较强,R分别
为 0.413、0.386和 0.565,这与定性分析结论类似。综上,本文选择坝高因子、宽高比、坝体形状系数及
湖面形状系数 4个无量纲参数,坝体材料及诱因两个分类变量建立洪峰流量预测模型,并将样本的 80%
(39组)划分为训练集,20%(9组)划分为测试集,利用非线性回归算法建立洪峰流量预测模型:
1.194
1.354
1?3 2.043
1?3 - 1.442
W
V
H
V
d
l
d
d
α β
×
×
×
Q = 0.495 × ( ) ( ) ( ) ( ) ee (2)
p H H H H
r d d d
式中:α为坝体材料系数,当坝体材料以土质为主时取 0.126,以土石混合为主时取- 0.255 ,以块石为
主时取 1.67;β为 坝 体 诱 因 系 数,当 坝 体 因 地 震 形 成 时 取 0.454,降 雨 时 取 2.068,火 山 爆 发 时 取
- 0.205 ,人为原因时取 1.332,渐进式削弱作用时取 2.044。α和 β主要通过虚拟变量法获取,后文模
型中的分类变量均采用该方法进行处理和计算。
采用本文提出的洪峰流量预测模型(式( 2))以及其他学者提出的 Costa(1)模型 [3] 、Costa(2)模
型 [3] 、Costa(3)模 型 [3] 、Walder模 型 [10] 、Peng和 Zhang模 型 [11] 、齐 子 杰 模 型 [13] 、Hakimazadeh模
型 [12] 及石振明模型 [7] 对测试集中 9个案例进行计算,得到各模型的泛化能力如图 2(a)所示。结果表
2
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拥有较强的泛化能力(R = 0.8391 ),且对 9个案例的预测值均未出现显著偏差;其
2
2
2
次为 Costa(3)模型(R = 0.6790 )、石振明模型(R = 0.6694 )、Costa(2)模型(R = 0.6335 )、Costa(1)模
— 3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