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112

岸坡反射波的峰值压力最大可达到首波的 61%,比冲量最大可达到首波的 35%。

















                                               图 9 试验 3—5坝面测点压力时程曲线

                                        表 4 首波与岸坡反射波峰值压力以及比冲量统计表

                                      首波                        岸坡反射波              反射波峰值压力? 反射波比冲量?
                传感器编号
                            峰值压力?MPa     比冲量?(Pa·s)     峰值压力?MPa      比冲量?(Pa·s)    首波峰值压力        首波比冲量
                  3 - P2       5.1           158.8          0.7           15.1         13.7%        9.5%
                  3 - P3       3.9            86.8          0.7           14.7         17.9%       16.9%
                  4 - P2       4.3           129.4
                  4 - P3       3.3            83.5          1.4           29.1         42.4%       34.8%
                  5 - P2       3.7           112.7          0.4           16.4         10.8%       14.6%
                  5 - P3       3.3            77.3          2.0           25.7         60.6%       33.2%
              注:个别测点无法区分反射波波形,因此未统计其反射波的峰值压力与比冲量。

                  试验 6、7测试了不同比例爆炸距离下拱冠梁截面不同高程处的冲击波压力,坝面测点的压力时
              程曲线如图 10所示,对不同起爆距离下首波以及基底反射波冲击荷载的比冲量以及峰值压力进行了
              统计,结果如表 5所示。根据表 5可以发现,在拱冠梁截面,基底反射波的峰值压力以及比冲量随着
              高程的降低而不断增大,以试验 6为例,75cm高程截面测得的基底反射波的峰值压力为 0.5MPa,比
              冲量为 3.1Pa·s,为首波比冲量的 2%,可以忽略不计;而 30cm高程截面测得的基底反射波的峰值
              压力为 1.9MPa,比冲量为 92.9Pa·s,为首波比冲量的 48%。
                  试验数据表明,拱坝表面受到的爆炸冲击荷载中首波爆炸冲击荷载无论是峰值压力还是比冲量都
              最大,为主要爆炸荷载,反射爆炸冲击荷载的比冲量最大可达首波爆炸冲击荷载比冲量的 43%,同时
              可以发现,拱坝表面受到的反射爆炸冲击荷载的峰值压力和比冲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具
              体表现为:在水平截面上,拱坝上游坝面两侧处比中间处更容易受到岸坡反射波的影响;在竖直截面
              上,高程较低的位置受到基底反射波的影响更大。






















                                               图 10 试验 6、7坝面测点压力时程曲线
                —  6 1  —
                     2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