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110
3.2 水下爆炸冲击荷载类型 图 4给出了水下
爆炸冲击阶段典型的压力时程曲线,可以发现,
冲击波阶段的 压 力 曲 线 由 多 段 曲 线 组 成,这 表
明库坝地区的水下爆炸 冲击 荷载由 多种 爆炸冲
击荷载组成。图 5为水下爆炸冲击波在库坝系统
中的传播示意 图。库 坝 系 统 中 的 水 下 爆 炸 冲 击
波传播与自由场水下爆 炸冲 击波的 传播 有着较
大的不同,与 自 由 场 一 样,当 炸 药 起 爆 后,冲
击波以球面波 的 形 式 向 四 周 传 播,但 是 在 库 坝
系统中,当 球 面 波传 播 至拱 坝坝面、两 岸 岸 坡 图 4 水下爆炸冲击阶段典型压力时程曲线
以及库底基岩 后,会 在 边 界 面 发 生 反 射 形 成 反
射波,反射波为压缩波,朝着与入射波相反的方向传播。当冲击波传播至自由水面后,会在自由水面
发生反射,反射后会形成拉伸波,拉伸波会导致水域中的压力降低。因此,对于水库中任意一点,其
可能受到的冲击荷载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为炸药起爆后直接传达的直达波;第二类为拱坝坝面的
反射波;第三类为两岸岸坡的反射波;第四类为基底反射波。
图 5 库坝系统中水下爆炸冲击波传播示意
为了明确实测数据中的四段荷载曲线是否对应以上 4种类型的冲击荷载,根据几何关系以及镜面
反射原理,确定了库坝系统中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路径。以试验 1为例,对 4种冲击波传播至测点
S2所在位置 P点的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如图 6所示。炸药起爆后,从爆源 O点向传感器所在 P点传
播,然后在拱坝坝面 C点处反射,反射波传播方向与入射波相反,由 C点向 P点传播。随着传播距离不
断增大,冲击波将传播至基底 D处及岸坡 B处并发生反射,形成的反射波将向库中传播,经过一段时间
后反射波会抵达 P点。在确定了传播路径后,计算得到了不同类型冲击波到达测点的时间间隔:
2 L
Δ t = PC (1)
1
C
L + L - L OP
OD
DP
Δ t = (2)
2
C
L + L - L OP
BP
OB
Δ t = (3)
3
C
式中:Δ t、Δ t、Δ t分别为拱坝坝面反射波、基底反射波以及岸坡反射波与直达波传播至 P点的时
1
3
2
间间隔,s;C为冲击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本次试验中冲击波压力较小,水中波速可取 1500m?s。
将理论值与实测时间间隔进行对比,如表 3所示。时间间隔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上
述猜想正确:库坝系统中的水下爆炸冲击荷载分为直达爆炸冲击荷载、拱坝反射爆炸冲击荷载、岸坡
反射爆炸冲击荷载以及基底反射爆炸冲击荷载四类。
— 6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