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9
图 3 黄河下游河道床沙中值粒径变化(1960—2022年)
图 4 黄河下游河道年均冲淤量与累积冲淤量的演变(1960—2022年)
3.2.3 年冲刷效率变化与冲淤临界条件 年冲刷效率
即年河段冲刷量?河段输水量。图 6给出了 1960—2022
年黄河下游河道冲刷效率的变化情况。2000年前黄河
下游大部分年份为淤积,冲刷效率为负值;2000年后
黄河下游河段基本上转为冲刷,冲刷效率整体上随时
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P<0.01),22年冲刷效率大约下
3
降了 10kg?m 。冲刷效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床
粗化导致抗冲性增强。
年来沙系 数 即 年 河 段 平 均 含 沙 量?年 河 段 平 均 流
量。图 7给出了 1960—2022年黄河下游全河段年冲淤
量与年来沙系数之间的关系。由图 7可知,下游全河
冲淤量与年来沙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图 5 黄河下游河道分段累积冲淤量(1960—2022年)
0.01),且存在较为清晰的上下冲淤临界条件。当来沙系数大于 0.016时,黄河下游河段全部呈现淤积
状态,当来沙系数小于 0.010时,黄河下游河段基本上呈现冲刷状态(1986年、2019年除外),而在两
者之间则呈现过渡状态。这也与胡春宏等 [38] 通过统计花园口- 利津河段排沙比与花园口年均来沙系数之间
的相关关系,所得到的花园口- 利津河段不淤来沙系数阈值为 0.012的研究成果接近,说明河段的冲淤特
性近 20年来未发生显著变化。
— 5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