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125
本文应用 RF 算法进行干密度拟合预测, RF 算法利用 Bootstrap 重抽样方法从原始样本中抽取多个样本
分别进行建模预测, 随后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算术平均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 [13] 。 特征数 Mtry、 树的颗
数 Ntree 以及叶节点的样本数是影响随机森林评价模型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参数。 林威伟等 [13] 研究 Ntree
的选取, 结果表明, 随着 Ntree 改变, 均方误差值随之波动变化, 且存在最小值。 为了提高随机森林的
精度, 控制预测效率, 本文将 Ntree 的寻优范围控制在[100, 2000], Mtry 的寻优范围控制在[1, 5]。
3.2 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采用的优化算法是由 Mirjalili 等 [23] 于 2014 年提出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 GWO)算法。 引入正弦收敛因子 [27] 和混沌细搜索策略用于提高 GWO 的搜索效率, 避免其
陷入局部最优。 为了验证提出的 ACGWO 算法的有效性和效率, 采用基准函数来进行测试。 表 1 所示
为 9 个函数在 ACGWO 独立运行 30 次的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 ACGWO 在迭代次数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准
确性、 收敛速度和鲁棒性。 因此, 采用该算法优化 RF 算法的参数。
表 1 基准测试函数结果
函数 准确值 搜索均值 搜索方差 迭代数
f(0, 0)= 0 1.44447×10 -14 3.42537×10 -28 54
f 1
f 2 f(0, -1)= 3 3.00002893 2.75960×10 -10 175
-4 -8
f 3 f(1, 1)= 0 1.60554×10 3.62308×10 50
)= 0
4.06658×10 -12 6.07318×10 -23 200
f 4 f(0 , …, 0 }
n= 30
f(0.0898, -0.7126)= -1.0316
f 5 -1.03111291 1.30941×10 -7 17
f( -0.0898, 0.7126)= -1.0316
)= 0
f 6 f(1 , …, 1 } 1.13699×10 -5 1.52369×10 -10 235
n= 30
)= 0
f 7 f(0 , …, 0 } 3.95910×10 -8 1.31736×10 -15 162
n= 30
)= 0
f 8 f(0 , …, 0 } 2.30735×10 -92 1.23490×10 -182 150
n= 20
f(x)= -0.397887, 在 x 为
( -π, 12.275)、 ( -π, 2.275)、 0.39799028 -8 157
f 9 1.82832×10
(9.4247, 2.475)
注: f 1 —f 9 分别为 Ackley′s 函数、Goldstein-Price 函数、 Lévy function N.13 函数、 GRIEWANK 函数、 Six-homp camel 函数、 Rosenbrock 函
数、 Rastrigin 函数、 Sphere 函数和 Branin 函数, 上述基准函数可在网站 http:∕∕www. sfu. ca∕~ ssurjano∕index. html 上查询。 上述结果为
ACGWO 独立运行 30 次的统计分析。 狼群的种群大小设置为 30, Max_iteration 为 300。
3.3 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算法 ACGWO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首先采用自适应缩放因子控制
参数和位置更新, 从而提高 GWO 算法的收敛速度, 充分利用算法的搜索能力; 其次在算法搜索后期
引入混沌细搜索策略, 当算法陷入到最优解时, 重新构造一个较小的搜索空间, 在新的搜索区域内随
机产生灰狼个体来代替性能较差的灰狼个体, 最终获得最优解, 使搜索过程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保证
算法的泛化能力; 最后用人工狼的位置代表 RF 算法的特征数 Mtry 和树的棵数 Ntree, 计算的均方误差
(MSE)为适应度, 适应度越小, 表示越接近最优目标, 利用 ACGWO 算法寻优获得的最优 Mtry 和
Ntree 对 RF 模型进行训练, 采用训练后 RF 模型对新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
利用现有研究中常用于算法验证的 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机器学习库中的部分数据
集 [28] 验证 ACGWO-RF 算法的性能。 并与常用的碾压质量评价模型如 MLR、 BPNN 以及 RF 模型进行
比较。 算法的性能由相关系数 R、 均方根误差 RMSE、 平均绝对误差 MAE、 相对绝对误差 RAE 等精度
测试指标决定。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对比常用的 MLR、 BPNN 以及 RF 模型, ACGWO-RF 模型在各
个精度测试指标上都表现更加优越, 因此基于 ACGWO-RF 算法构建碾压质量评价模型是可行且可
靠的。
— 1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