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120
(3)抽咸注淡策略可加快去除地下坝内陆侧地下咸水, 且效果显著; 合理决策抽注井群位置对于
提高修复效率尤为关键。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为井群时空抽注优化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4)融合混合整数变量的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能够成功耦合概化实际地层的海水入侵模型, 找到
了分布良好且较为广泛的帕累托前沿值, 能够满足决策者的不同管理需求, 证明了其在多样性维持、
收敛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 解决了传统研究中仅考虑连续变量的优化难题。 研究结果可为该算法解决
实际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提出的地下坝防治海水入侵的三维数值模拟与混合整数多目标优化耦合算法思路, 具有较好
的普适性, 可借鉴到其他类似的复杂地下水工程问题中。 研究结果可为场地条件下海水入侵防治与滨
海地下水合理调控提供实际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但本文忽略了水跃对抽注水量的影响, 同时模型计算
成本很高且模拟精度较依赖观测数据质量 [25] , 未来将考虑借助数据驱动模型 [26] , 研发快速、 经济且
高效的滨海地下水智能管理模型与策略。
参 考 文 献:
[ 1 ] 刘锡清. 我国海岸带主要灾害地质因素及其影响[J]. 海洋地质动态, 2005, 21(5): 23-42.
[ 2 ] WERNER A D, BAKKER M, POST V E A, et al. Seawater intrusion processe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13, 51: 3-26.
[ 3 ] 熊贵耀, 付腾飞, 徐兴永, 等. 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海洋科学, 2019, 43(6):
102-112.
[ 4 ] 武建茹, 李海明, 李梦娣, 等. 滨海水库沉积物盐分释放水化学特征变化[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
文), 2023, 21(2): 301-312.
[ 5 ] 荆少东, 许国辉, 吴尚彬, 等. 基于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的地下油库水封安全评价[J]. 地质科技通报,
2023, 42(6): 1-11.
[ 6 ] 林学钰. 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2): 113-121.
[ 7 ] 王宗志, 王宇, 王坤, 等. 滨海地下水库建设与利用方式对含水层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J]. 水资源保护,
2023, 39(4): 69-78.
[ 8 ] 高明鹏, 郑西来, 郑天元, 等. 截渗墙作用下滨海地下水渗流与排泄特征[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22, 52(4): 111-119.
[ 9 ] 孙金华, 吴永祥, 林锦, 等. 黄渤海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防治与地下水管理研究[J]. 中国水利, 2021(7):
20-23.
[ 10 ] 梁越, 陈建生, 陈亮. 注水井水力帷幕防治海水入侵的机理与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9, 26(10):
133-136.
[ 11 ] ABDOULHALIK A, AHMED A, HAMILL G A. A new physical barrier system for seawater intrusion control[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7, 549: 416-427.
[ 12 ] PYNE R D G. Aquifer storage recovery: An ASR solution to saltwater intrusion at Hilton Head Island, South Caro⁃
lina, USA[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3(12): 7851-7859.
[ 13 ] EBELING P, HANDEL F, WALTHER M. Potential of mixed hydraulic barriers to remediate seawater intrusion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93: 133478.
[ 14 ] 吕盼盼, 宋健, 吴剑锋, 等. 水力屏障和截渗墙在海水入侵防治中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 2021, 48(4): 32-40.
[ 15 ] 何丽. 地下坝防治海水入侵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自然科学版), 2010.
[ 16 ] 武雅洁, 冯峰, 雷鑫. 地下截渗墙影响下的咸水入侵规律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8, 48(8):
131-138.
[ 17 ] CHANG Q, ZHENG T, ZHENG X, et al. Effect of subsurface dams on saltwater intrusion and fresh groundwater
discharge[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9, 576: 508-519.
[ 18 ] 魏杨, 郑西来. 大沽河地下咸水抽咸注淡原位试验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7
(1): 26-31.
— 1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