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119

效促使 250 mg∕L 盐水羽北移, 海水入侵面积显著减少。 相较于工况 1(抽水总量为 13 000 m ∕d, 注水总
                                                                                                3
              量 26 000 m ∕d), 工况 2 的抽咸注淡强度增大 1.5 倍后, 工况 2 的修复效果显著, 地下坝内陆侧盐分
                         3
              质量及海水入侵面积均大大减少。 为进一步分析抽注水位置对咸水体去除的影响, 工况 3 基于工况 2
              条件下咸淡水界面运移状态, 对抽注水井位置作了进一步调整(如图 8(c)), 将咸水井和淡水井位置
              进行了排布优化, 同时向地下坝方向靠近了 500~1000 m 不等。 结果发现在工况 3 作用下, 内陆侧盐
              分质量明显减少, 尤其是, 海水入侵回退面积由工况 2 的 530 万m 增大到 750 万m , 效果显著。 虽
                                                                            2
                                                                                           2
              然工况 3 中抽注强度相较于工况 2 并未发生变化, 但水井位置的改变仍带来很好的修复成效。 此
              外, 图 8(d)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盐分质量变化和海水入侵面积变化, 抽注工况 3 氯离子浓度下降最大,
              其修复效果最为显著。 因此, 亟需合理规划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井群时空抽注方案, 有效增强含水层修

              复效果。
              3.2  井群时空抽注的多目标智能优化  3.1 节的研究考虑井群全时段采补设计, 即所有抽注水井在整
              个修复期处于工作状态。 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防治修复工作, 本文将根据井群的空间布局, 对抽
              注时段进行合理分配, 评估海水入侵防治效果, 形成最优的地下水库库内咸水体去除技术。 为此, 基
              于前述抽咸注淡方式对地下坝内陆侧咸水回退的影响研究, 将 SEAWAT_V4 模型与 NSGA-II 算法耦
              合, 为了更好地验证所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抽注工况 3 中的井群抽注方式进行多目标优化, 不断

              迭代更新抽注水率以及抽注水井的启闭状态, 最终获得关于井群抽咸注淡策略的帕累托最优前沿面,
              如图 9 所示。 针对 NAGA-II 算法, 本文选取了 300 个种群数量, 进化代数为 200 代, 在优化过程结束
              后, 提取目标函数值, 最终趋于稳定, 此时帕累托前沿已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整个进化过程趋于

              稳定。
                  由图 9 可以看出, 抽咸注淡总水量与地下坝内
              陆侧区域盐分质量减小量处于相互博弈关系。 进一
              步, 随着抽注水量的增加, 坝体内陆侧盐分质量逐
              渐减少, 说明抽咸注淡对减缓海水入侵程度效果显
              著, 但存在一个上限。 研究发现, 当抽注水量超过
              12.8 万m ∕d 时, 地下坝内陆侧盐分质量基本趋于稳
                      3
              定, 此时继续增大抽注水量很难再缓解海水入侵程
              度。 其原因可能是海水入侵的减缓程度受抽注水率
              以及抽注水井位置等复合影响, 而本优化模型是基
              于前节抽注工况 3 进行示例验证的, 其中井群布设
              位置相对固定。 此外, 图 9 中帕累托前沿提供了分
              布良好且较为广泛的最优方案集, 决策者可以根据                                图 9  抽咸注淡对地下坝内陆侧咸水回退的影响
              不同管理需求选取合适的抽注方案。

              4  结论


                  针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海水入侵防治需求, 本文以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库区为目标区域, 创建
              了基于 SEAWAT_V4 的三维变密度地下水流及盐分运移模型, 并将所构建的 SEAWAT_V4 模型与改进
              的 NSGA-II 优化算法进行深度耦合, 以减少地下水抽注量和降低库区内海水入侵程度为优化目标, 创
              新了考虑混合整数变量的地下坝防治海水入侵多目标优化方法, 通过区域内盐分质量变化和海水入侵

              面积变化等指标对获得的最优方案进行修复效果量化评估。 本文结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所建立的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模型经过校正后, 能够较好地代表模拟区实测数据的动态变

              化, 模拟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研究发现, 模拟区地下水储存量仍处于缓慢下降状态。
                  (2)地下坝开口程度是影响库区内海水入侵防治效果的主要环境因子。 龙口黄水河库区地下坝设

              计长度越长, 坝体内陆侧区域盐分质量减少量越多, 海水入侵程度越能得到缓解。
                —  1 1 4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