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2025年第56卷第2期
P. 117

3.3 闸门水力学特性 传统薄壁堰在低水头时易发生贴壁流现象,造成过堰流量测算不准确以及流量
              公式与正常堰流不一致的问题              [22] 。采用闸门宽底坎过流结构测流能够有效避免贴壁流发生,从而有助
              于解决堰流计算公式不统一的问题。由于测控闸门的结构与矩形薄壁堰差别较大,为明晰闸前水流流
              态与水面线变化,测量渠道中心线上闸前 0.69、0.38和 0.07m三个断面的闸上水头 H,如图 6所示。
              可以看出 H与 Q 成正比,且在同一流量下,三处水位变化微小,说明闸前水流平稳,靠近闸门的水
                             m
              流无涡旋,闸门外形对水流产生的影响较小。此外,当 H接近 0.3m时,若逐渐减小闸门开度,水流
              则倾向于以水平射流的方式射出。

























                        图 5 临界相对开度随流量变化                                图 6 闸门在不同开度下的闸前水面变化

                  (1)孔流流量公式。对于宽度为 b、闸门开度为 e的矩形孔口(图 7(a)),当过流面积上的变化压
              头不可忽略时,在自由出流条件下通过孔口的流量为                         [23] :
                                                     2           1.5  1.5
                                                 Q = Cb 2g(H - H )                                      (7)
                                                        d 槡
                                                                     2
                                                  o
                                                                 1
                                                     3
              式中:C为孔口流量系数;H为孔口下缘至上游渐变流液面的高度,m;H 为孔口上缘至上游渐变流
                                                                                   2
                                         1
                      d
                                                  2
              液面的高度,m;g为重力加速度,m?s。
                  将式( 7)中括号内的部分进行等价代换:
                                               2              e  1.5     e  1.5
                                                 d 槡 ((
                                          Q = Cb 2g H +        ) (    c0   ) )                          (8)
                                                                   - H -
                                                           c0
                                            o
                                              3               2          2
                  将上式进行泰勒展开:
                                                  2                1 e   2
                                                        槡 (
                                              Q = Cbe 2gH    c0  1 -  ( ))                              (9)
                                                     d
                                               o
                                                  3               96H  c0
                                 (   1 e   2
                                      ( ))
                  试验表明 0.96 ≤ 1 -   96H  c0   ≤1.0,故式(7)可化简为:
                                                     Q = Cbe 2gH                                       (10)
                                                       o   d  槡   c0
                                                                   2
              式中 H 为包含行近流速在内的作用水头,m。H = H+ av ?(2g),H为孔口形心至上游渐变流液面的
                                                              c
                                                          c0
                                                                             c
                                                                  0
                    c0
              高差,m;a为动能校正系数;v为行进流速。
                                           0
                  ( 2)堰流流量公式。堰流时上方闸板不起挡水作用(图 7(b)),即 H - e?2 = 0,H + e?2 = 0,由式
                                                                                 c0
                                                                                            c0
              ( 8)可得:
                                                         2
                                                    Q = m b 2gH    1.5                                 (11)
                                                            0 槡
                                                      w
                                                         3
              式中 m 为综合流量系数(考虑行近流速与侧收缩的影响)。
                    0
                                                                                                —  2 5 7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