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2025年第56卷第2期
P. 76

水  利  学  报

                2025年 2月                            SHUILI  XUEBAO                          第 56卷 第 2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5)02 - 0216 - 12

                      基于 STL时序分解的天然径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6
                       赵轶琳    1,2,3 ,刘文丰    1,2,3 ,李 政    1,2,3 ,徐宗学   4,5 ,阳 坤 ,吴德丰          1,2,3
                                   (1.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2.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 武威 733000;
                       3.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4.北京师范大学 水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5.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6.清华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 100084)


                摘要:河川径流作为衡量区域水资源量的重要指标,其长期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变异特征。既往研究多针对实
                测径流且未剔除短期因素的影响。为揭示天然径流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影响机制,本研究选择 1979—2018年
                我国天然径流格点数据集与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针对全国 218个三级流域,应用时间序列分解与传统
                趋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然径流序列进行 STL分解后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天然径流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 218个三级流域中,原始天然径流序列呈显著变化趋势的比例仅为
                35.8%,经 STL分解后的天然径流序列更能展现出变化趋势的显著性,趋势显著的流域占比高达 75.7%;全国 84.4%
                的三级流域天然径流呈增加趋势,且显著性明显;降雨是影响我国大多数流域天然径流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长波辐射和比湿次之;北方流域的影响因素较之南方更为复杂。本研究为变化环境下全面认识我国径流规律特征
                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径流;三级流域;STL分解;径流趋势;影响因素
                              2
                             1
                               1
                  图
                    分
                         :
                       号
                           T
                      类
                            V
                中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083
              1 研究背景
                  天然径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流域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气候变化使得天然径流的变异日益
              显著,除了传统的随机性和周期性,趋势性和突变性日趋显著                              [1] 。我国作为水资源相对脆弱的国家,
              受东南亚季风和复杂地形的影响                [2]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加
              剧、时空分布更不均衡和极端水文事件频发等问题                        [3 - 4] 。然而当前相关领域研究大多关注经过人工调
              蓄、控制和影响的实测径流,难以客观揭示我国天然河川径流变化的自然规律,在气候变化下捕捉自
              然水文过程的变化信号方面依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5] 。
                  目前,全国范围的径流变化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张建云等                                      [6] 依据中国代表性
              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和水资源公报,发现在 1956—2018年期间,我国除长江流域以外的 6条主要江河
              实测径流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杨丽英等                         [7] 选取了全国 7大流域的 347个控制站点分析其
              1956—2010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发现近 10年来北方流域径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归因分析表明主
              要由于地下水开采、水保水利建设以及下垫面变化等造成,而南方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显
              著。显然,传统水文站的观测数据为历史径流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由此产生的针对我国实测径流
              的研究对于流域实际管理及开发有极大参考价值,但目前对天然径流演变规律的研究较少,从更底层


                 收稿日期:2024 - 02 - 09;网络首发日期:2025 - 01 - 27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50127.0831.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1143871,52239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24RC033)
                 作者简介:赵轶琳( 2001 - ),硕士生,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E - mail:yilin@cau.edu.cn
                 通信作者:刘文丰(1988 - ),教授,主要从事极端气候与农业水文过程研究。E - mail:wenfeng.liu@cau.edu.cn
                —  2 1  —
                     6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