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85
500m × 500m。t时刻样本输入对应的样本输出为{y,y ,…,y },其中 y为 t时刻后降雨站在未
t t + 1 t + L - 1 t
来 30min的实测降雨量,y与 y 的时间间隔为 30min,即模型输出为未来 L?2h逐 30min的降雨序
t t + 1
列。每次降雨的 80%作为训练集样本,其余为测试集样本。
模型使用 ConvLSTM网络学习数据的时空特征,卷积网络对数据进行解码。模型的网络结构参数
信息如表 1所示。固定最后两层为 Flatten层和全连接层,其中 Flatten层用于对卷积层的输出进行降
维,便于全连接层的计算;同时为加快训练过程并提高性能在每个卷积层和 ConvLSTM 层后加入批量
标准化层( batch_normalization,BN)。
表 1 深度学习模型的网络结构参数信息
网络层类型 卷积核尺寸 网络层输出尺寸 网络层参数
conv_lstm2d(ConvLSTM2D) (5,5) (None,K,M,N,16) 30464
batch_normalization (BN) 无 (None,K,M,N,16) 64
max_pooling3d(MaxPooling2D) 无 (None,K,M?2,N?2,16) 0
conv_lstm2d_1(ConvLSTM2D) (5,5) (None,M?2,N?2,16) 51264
batch_normalization_1(BN) 无 (None,M?2,N?2,16) 64
conv2d(Conv2D) (3,3) (None,M?2,N?2,4) 580
batch_normalization_2(BN) 无 (None,M?2,N?2,4) 16
flatten(Flatten) 无 (None,M× N) 0
dense(Dense) 无 (None,L) L × (M× N + 1 )
损失函数选取均方误差函数(MSE),批量大小设置为 16,优化迭代设置为 50次,选取效果最优
的模型参数作为最终的预报模型。均方误差函数( MSE)公式如下:
1 n 2
MSE = ∑ (y - y′) (3)
i
i
n i =1
式中:y为实测值;y′为模型预测值;n为样本数。
i i
3.1.4 评估方法 为分析模型对暴雨的预报效果,选取几个常 表 2 降雨临近预报检验指标分类
用的降 雨 临 近 预 报 评 价 指 标 临 界 成 功 指 数 ( CSI)、 误 报 率
预测
实测
( FAR)、命中概率(POD)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
≥k <k
(r),与常用的降雨预报方法结果对比,来评估模型的模拟准确 ≥k A(预测成功) C(漏报)
率和预报效果。CSI定义了预测事件被准确预测的比率。评价 <k B(空报) D(无效)
指标的计算首先需要设定一个降雨阈值 k,根据实测降雨和预
测降雨与阈值的关系对样本进行分类,具体见表 2,最终得到预测成功次数(A)、空报次数(B)和漏报
次数( C)。临界成功指数 CSI、误报率 FAR和命中概率 POD的计算公式如下:
A
CSI = (4)
A + B + C
B
FAR = (5)
A + B
A
POD = (6)
A + C
3.2 暴雨洪水耦合预报模型 洪水预报选择 HEC - HMS模型 [32] 进行研究。HEC - HMS模型是由美国陆
军工程兵团水资源研究中心开发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适用于降雨径流模拟和洪水预报。其基本建
模思路是:根据 DEM将流域划分成若干格网单元或自然子流域,计算每一单元(子流域)的产流量,
汇流包括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最后演算至流域出口断面。HEC - HMS模型产流方法采用的是 SCS曲
线法,坡面汇流方法 采用 的是 Snyder单位 线法,河道 汇 流 采 用 马 斯 京 根 法,基 流 采 用 指 数 退 水 曲
线法。
— 3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