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87

图 3 降雨临近预报评价指标计算结果































                                           图 4 各站点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r)

              这是因为 RNMCW 考虑了风场对降雨的影响,风场大致反映了大气的运动,这是降水的必要动力条
              件。这表明在输入中添加风要素能有效提高预报模型的性能。
                  选取 2018年 7月 22日典型降雨场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不同方法对该场次降雨每两
              小时进行一次预测,总降雨量预测结果如图 5所示。从图 5中可以看出,本次降雨集中在流域出口附
              近,流域上 游 降 雨 较 少 降 雨 的 空 间 差 异 很 大。各 方 法 对 暴 雨 中 心 的 预 测 效 果 较 为 准 确, 但 OF、
              RainNet和 STEPS方法对降雨突变区域的预测效果较差,由于其未考虑风场对后续降雨变化的影响,
              导致出现 “运动模糊”。
              4.2 暴雨洪水耦合预报 采用 HEC - HMS模型,根据历史降雨径流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主要的
              模型输入包括 DEM数据和降雨数据,模型输出为洪水的逐 5min尺度的流量数据。在完成模型率定
                                                                                                         2
              后,仅以实测降雨作为输入模拟暴雨后续的洪水过程以完成洪水预报。由于流域面积仅有 50.5km ,
              且流域内坡度较大,汇流时间在 30min之内。模型在 30min预见期内,预报效果较好。当预见期大
              于 30min时,预报效果迅速下降。因此,当仅有实测降雨时,仅能提供预见期在 30min内的洪水预
              报,预报信息有限,对防洪的支持较小。
                  为验证耦合模型的预测效果,将不同降雨预报模型的预测降雨输入到率定好的水文模型当中,对

                                                                                                —  3 6 9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