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45

表 1 系统特性参数设置
                     对象              特征参数            数值         对象            特征参数                数值
                                    装机容量/MW          4×350
                                                                           最大装机容量/MW              1400
                                             3
                                   调节库容/亿 m          0.11
                    水电站                                       抽蓄电站         上库正常蓄水位/m             3590.00
                                    正常蓄水位/m         3070.00
                                                                             综合抽水效率               0.85
                                     调节性能           日调节
                                   最小调整时间/h           1                   新能源装机范围/MW           1000 ~ 10000
                 特高压直流通道                                       新能源
                                  调整次数限制(次)           4                   光伏/新能源容量占比          [1/3,1/2,2/3]
                                                  表 2 系统经济性参数设置
                                                       运行成本
                             投资成本/                                               上网电价/
                   对象                                             土地成本/                         残值率/%
                             (元/MW)             运维成本                            (元/MWh)
                                                                (元/(MW·a))
                  风电场         4080000        100 元/(MWh·a)          24000          470             20
                 光伏电站         2712000        100 元/(MWh·a)          3795           400             20
                 抽蓄电站         6465000        2.5%×投资成本/a                           324.7           50
                  水电站                                                              324.7
              注:以上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
              知》、工程实际资料等。

              不同新能源容量下的混合抽蓄-风-光多能互补出力过程如图 5 所示(以情景 S24—R3 为例),图 5(a)—(e)
              为工况一下新能源容量为 2000、4000、6000、8000、10 000 MW 的系统出力过程,图 5(f)为该情景不
              同新能源容量下系统发电量统计图。






























                                    图 5 不同新能源容量下的混合抽蓄-风-光多能互补出力过程及发电量

                  由图 5 可知:(1)混合抽蓄互补运行后系统总送出过程呈现稳定的多段线,抽蓄电站在夜间发电、
              白天抽水,具有明显的削峰填谷作用,有效减少了新能源弃电,验证了协同运行模型的有效性。(2)在
              出力过程方面,随新能源容量逐渐增大,新能源出力过程的波动性逐渐增大;为保证系统平稳送出,
              抽蓄机组的最大抽水功率逐渐增大,抽蓄的“削峰填谷”作用增强;常规水电部分时段的出力水平也
              被压缩到最小,为新能源电力送出让出通道。(3)在电量方面,随新能源容量增大,新能源发电量逐渐

                                                                                                — 733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