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103

表 5  总干渠各渠段输水及损失水量统计

                                     输水量/亿 m 3                损失水量/亿 m  3            渠道水利用系数/亿 m    3
                   渠道编号
                                Kostiakov     DCLM       Kostiakov     DCLM        Kostiakov     DCLM
                                 15.552      15.552        0.384        0.353        0.975        0.977
                     U 1
                     U 2         7.704        7.682        0.272        0.244        0.965        0.968
                     U 3         4.682        4.670        0.327        0.264        0.930        0.943
                                 1.006        1.026        0.282        0.248        0.720        0.759
                     U 4
                     U           15.552      15.552        1.265        1.109        0.919        0.929
               注:U 1—U 4 分别为总干渠从渠首到渠末的 4 个渠段;U 为总干渠全渠;Kotiakov 表示考斯加科夫公式;DCLM 表示动态计算模型;
               渠道水利用系数=1-损失水量/输水量。

                   两种渠系优化配水方式下总干渠各渠段的流量损失率变化状况如图 6 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输水
               时间的延长,两种配水方式下各渠段的流量损失率均呈现出由初始较大值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的规律。然而,在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的渠道开闸阶段,两种配水方式对应的渠道流量损失率变化过
               程有显著的差异。与基于 Kostiakov 公式的配水方式相比,基于 DCLM 模型的配水方式中,各渠段单
               位渠长流量损失率的初始值更小,且更快趋于稳定水平:基于 Kostiakov 公式的配水方式中,U —U
                                                                                                      1   4
               单位渠长流量损失率的初始值分别为 0.0030、0.0047、0.0130、0.0165(1/km),基于 DCLM 模型的配
               水方式中相应初始值分别为 0.0023、0.0034、0.0083、0.0139(1/km),减小幅度为 16%~36%;基于
               Kostiakov 公式的配水方式中,U —U 单位渠长流量损失率减小到稳定水平的日期分别为 5 月 6 日
                                             1   4
              (0.00039)、5 月 11 日(0.00065)、5 月 6 日(0.00143)、5 月 16 日(0.00349),基于 DCLM 模型的配水方
               式 中 相 应 日 期 分 别 为 5 月 1 日(0.00036)、 5 月 1 日(0.00067)、 5 月 1 日(0.00143)、 5 月 10 日
              (0.00326),相应提前 5 ~ 10 日。5 月上旬后,两种配水方式下各渠段的流量损失率均减小到较低水
               平,差异不大。





























                                              图 6  总干渠单位渠长流量损失率变化对比
                   由表 5 和图 6 还可以看出,总干渠各渠段的渠道水利用效率差别较大,在两种优化配水模型中均
               呈现出从 U 至 U 依次降低的规律。
                         1   4
               3.4  不同输配水方案配水进度对比分析                   将基于渠道输水损失动态计算模型(DCLM)的渠道配水过
               程与基于考斯加科夫公式(Kostiakov)的渠道配水过程进行对比,总干渠及 7 条概化干渠输配水流量过
               程分别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由图 7、图 8 可以看出,两种配水方式对应的渠道流量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基于 Kostia⁃
                                                                                               — 857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