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127

槽1与槽2间相对错动    槽2与槽3间相对错动    槽3与槽4间相对错动    槽4与槽5间相对错动
                                          槽5与槽6间相对错动    槽6与槽7间相对错动    槽7与槽8间相对错动
                                 0.3
                                 0.2
                                错动位移/mm  0.1
                                 0.0
                                 -0.1
                                 -0.2
                                 -0.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时间/s
                                                      (a)第 1 套人工地震动
                                  0.4
                                  0.3
                                错动位移/mm  -0.1
                                  0.2
                                  0.1
                                  0.0
                                 -0.2
                                 -0.3
                                 -0.4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时间/s
                                                      (b)第 2 套人工地震动
                                 0.4
                                 0.3
                                错动位移/mm  -0.1
                                 0.2
                                 0.1
                                 0.0
                                 -0.2
                                 -0.3
                                 -0.4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时间/s
                                                      (c)第 3 套人工地震动
                                         图 11  运行工况时在 3 套人工地震动下的槽间相对错动位移
               5.2.4  槽间相对错动位移分析            在运行工况下,渡槽槽间横向错动位移如图 11 所示。图 11 中分别给
               出了第 1 套、第 2 套和第 3 套人工地震动激励下 8 跨渡槽 7 个槽间的横向相对错动位移随激励的变化。
                   分析图 11 所示的 3 套人工地震动作用下渡槽槽间的横向相对错动位移变化图,可以看出,3 套人
               工地震动激励下,渡槽槽间横向错动位移具有相似性。槽 4 和槽 5 之间横向错动位移在 0 附近上下波
               动,其余各槽以槽 4 和槽 5 之间的止水为中心,呈现出点对称的分布规律。
                   在第 1、2、3 套人工地震动激励下,槽 5 和槽 6 之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分别是-0.223、-0.286
               和 0.269 mm,槽 3 和槽 4 之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分别是 0.244、0.294 和-0.290 mm,槽 6 和槽 7 之
               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分别是 0.286、-0.424 和 0.355 mm,槽 2 和槽 3 之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
               分别是 0.285、0.411 和-0.366 mm,槽 7 和槽 8 之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分别是 0.250、-0.372 和
               0.330 mm,槽 1 和槽 2 之间的横向错动位移最大值分别是 0.243、0.373 和-0.316 mm。
                   分析图 11 所给出的规律,清晰的看出,多跨渡槽在运行工况下,3 套人工地震波激励下,横向
               错动位移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具有规律性,这与多跨渡槽的振动特性相关。由结构的动力特性
               分析可以看出,运行工况下的第 3 阶主振型(如图 4(c))与槽间横向错动位移的变化趋势相似,可以
               说,大型多跨渡槽的槽间横向错动位移也是结构动力响应,主要由第 3 阶振型的“贡献”而引起。


               6  结论


                   本文采用可调节阻尼等效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对高阻尼支座进行模拟,分别求解了大型渡槽在正
               常运营工况与完建工况时的动力响应,分析了高阻尼支座的隔减震效果,并结合大型渡槽结构体系
               的动力特性,分析高阻尼支座的隔减震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大型渡槽的结构体系中引入高
               阻尼隔减震支座,实质上是同时采用了“控制增阻”和“降刚增柔”两种技术措施,降低了渡槽结构体
               系的地震响应,说明高阻尼支座可以有效减轻强震对大型渡槽的破坏作用。(2)采用高阻尼橡胶支

                                                                                               — 881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