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123
Δu ̈ ∑u ̇
t + θΔt
Δu ̈ t + Δt = θ t + θΔt = θ Δt - θ 2 u ̈ t (6)
2
Δu ̇ t + Δt = u ̈ Δt + Δt (u ̈ t + Δt - u t ) ̇ (7)
t
2
Δu = u ̇ Δt + Δt 2 u ̈ Δt + Δt 2 (u ̈ - u ) ̈ (8)
t
t + Δt
2 t 6 t + Δt t
ΔP = ΔP θ (9)
t + θΔt
Δλ = Δλ t + θΔt θ (10)
式(5)为隐式方程,应进行迭代求解。
5 工程实例及分析
5.1 工程背景 某大型跨越河谷渡槽,设计流量 120 m /s,渡槽槽身是三箱一联的简支预应力 C50 混
3
凝土结构,共计 8 跨,每跨 30 m,全长 240 m。断面净尺寸 3 m ~ 5.0 m×4.2 m(宽×高);边墙及中墙厚
0.6 m,底板厚 0.5 m,拉杆尺寸为 0.3 m×0.4 m(宽×高),间距 2.5 m,底肋断面尺寸为 0.5 m×0.9 m(宽×
高),间距 2.5 m。渡槽共布置 7 个中墩、2 个边墩。槽墩采用 C25 钢筋混凝土实心墩,高度为 6.4 m~
8.4 m,中墩最大截面尺寸 19.44 m×4.34 m(长×宽),墩帽平面尺寸 19.8 m×4.7 m(长×宽),高 2 m。柱
墩基础采用 C25 钢筋混凝土,基础平面尺寸 23.54 m×8.44 m(长×宽),高 2 m。
研究建立了全段 8 跨渡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槽体、槽墩及地基土体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来模拟,
支座采用板壳单元-刚体单元-弹簧单元的组合来模拟,槽间止水采用三维块体单元模拟。按照取土
层的长深比大于 12 的研究成果 [23] ,本文拟取土体深度为 35 m,横向宽度为 423 m,纵向长度为 406 m,
有限元模型如图 3 所示。采用图 2 所示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并将其输入到场地底部的基岩面,横向
地震动输入系数为 1,竖向输入系数为 2/3。
A
B C
(a)槽体-槽墩有限元模型 (b)附加质量动水压力模型及特征点位置
图 3 有限元计算模型
5.2 计算分析 研究取完建工况(空槽)和运行工况(设计水深)两个工况,分别对装有隔减震支座(高
8
阻尼橡胶支座)和装有普通支座(普通盆式橡胶支座,其两个水平向刚度为 2.72 × 10 N/mm ,竖向刚
度为 6 × 10 N/mm)两种情况的大型渡槽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和响应分析。
8
5.2.1 动力特性分析 采用上述计算模型,利用 Block Lanczos method 对渡槽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进行提取,得到各阶自振频率及主振型。表 2 给了大型渡槽在完建工况时(考虑到运行工况,槽内水
体会进一步影响渡槽结构体系的振动特性,故在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时取完建工况来阐释高阻尼
支座的隔减震效果及机理),装有隔减震支座和装有普通支座两种情况下的前 10 阶自振频率与周期;
因一般情况支座阻尼对振型的影响不大,故图 4 给出了大型渡槽完建工况时的前 4 阶主振型。
分析表 2 所示内容,得出大型渡槽在设置隔减震支座之后,支座的柔性降低了渡槽结构体系的刚
度,使渡槽结构的自振频率大幅降低,前 10 阶的最大降幅约为 73%,这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前
10 阶自振周期的最大延长约为 2.76 倍,这成功的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范围,降低了渡槽结构的地震
响应,这种“降刚增柔”的技术方法,显示出了较好的隔震效果。
— 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