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13

由于黄河下游不同河段的形态差异,应根据当地河段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如图 12 所
               示。花园口-东坝头河段,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性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二级悬河发育并不明显,
               但悬河问题尤为突出,堤根河、串沟、人工引水渠系较多。人员居住多在“老滩”,如原阳、封丘以
               及开封等大滩上,宜采用“高滩+现状二滩+嫩滩”治理模式,布局新型社区或特色小镇+休闲观光农
               业+湿地公园等功能区划。滩区治理重点以疏浚主河槽、完建控导工程、控制游荡性河势为重点,高
               滩临堤淤筑建设解决群众防洪保安问题,二滩主要以土地复垦、水系修整、农业集成为重要手段。
                   东坝头-高村河段,又称作低滩区,洪水漫滩概率较高,游荡性河势尚未完全控制,二级悬河发
               育显著、堤根河问题突出。该河段的治理应以疏浚主河槽控制游荡性河势为重点,开展主河槽和嫩
               滩的空间连块成廊保护修复,二滩结合人工淤滩、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整治等综合措施扭转二级
               悬河的不利局面。可采用“高滩+二滩+嫩滩”或“二滩+嫩滩”治理模式,布局农业特色小镇+休闲观光
               农业+湿地公园等功能区划。

                          102
                                      高滩          现状二滩      嫩滩      主槽                 2017.04
                                                                                       整治断面
                           92
                                                                                          花园口
                           82
                           85
                                       现状二滩        嫩滩 主槽
                           75
                                                                注:“现状二滩”基本
                                                                    不需要淤筑抬高
                         高程/m  65                                                         东坝头
                           78
                               天然      高滩        二滩       嫩滩     主槽    嫩滩
                           68  文岩渠
                                                                                          杨小寨
                           58
                           72
                                         二滩     嫩滩    主槽                 主槽清淤
                                                                         滩区淤筑
                           62
                                                                                           高村
                           52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起点距/m
                                               图 12  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滩区治理方式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方案能够消除“二级悬河”不利形态,有利于下游防洪及河道输沙,与黄河水
               沙调控体系和下游防洪工程共同作用,可实现黄河下游长治久安。通过改造黄河下游滩区,形成移
               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
               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滩区群众的安全与发展问题得到解决,可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
               现治河与惠民双赢。同时,通过滩区治理,建设沿黄生态景观,打造黄河沿岸生态经济带,可为沿
               黄城市提供生态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6  结论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以及黄河下游滩区土地开发与经济建设,花园口-高村河段在 2000—2017 年
               间累计侵蚀约 11.373 亿 m 。主槽受到低含沙水流下泄冲刷,累计侵蚀约 9.228 亿 m ,而滩区主要受到
                                                                                         3
                                     3
               土地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影响,累计减少泥沙 2.145 亿 m ,从调水调沙前的沉积模式转变
                                                                            3
               为现在的侵蚀模式,年均侵蚀速率约 0.011 m/a。泥沙是维持黄河下游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来源,不
               但影响着黄河下游河槽形态发育,还能抵消滩区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泥沙资源减少给滩区治理带
               来不利影响,为适应新时期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采用机械清淤、填方再造等人工手
               段对滩区实施“高滩”淤筑和“二滩”再造,消除“二级悬河”不利形态,优化下游泥沙资源配置,完善
               滩区治理方案。

                                                                                               — 76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